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认可,表明企业在食品生产和处理过程中遵循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以下是相关介绍:
常见认证类型
-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一个过程控制系统,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并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
- 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HARPC):是 FDA 强制要求的系统,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 ISO 22000:这一国际标准结合了 HACCP 的关键要素和 ISO 9001 标准的原则,专注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管理。
- FSSC 22000:由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认可,基于 ISO 22000 和 ISO/TS 22002-1 标准。
- 品牌信誉通过合规全球标准(BRCGS):是一个 GFSI 认可的认证方案,常用于展示食品制造商对食品安全的承诺。
- 安全质量食品(SQF):类似于 BRCGS,是一个 GFSI 基准认证平台,广泛用于食品制造商以确保和展示其对食品安全的承诺。
认证流程(以 ISO 22000 为例)
- 咨询服务机构到企业进行调研、贯标。
- 有咨询师和企业的管理者代表共同进行体系策划。
- 开展培训,包括标准培训和人员培训。
- 建立体系文件,包括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
- 体系运行。
- 进行内审。
- 开展管理评审。
- 做好认证前的准备工作。
- 接受现场审核。
- 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 等待颁发证书。
认证作用
- 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认证,企业能够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 符合法规要求:认证帮助企业符合地方、国家和国际食品安全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 提升企业声誉:认证展示了企业对食品安全的承诺,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 减少经济损失:通过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企业可以减少产品召回和相关诉讼的风险,降低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