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市场的价格行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国际市场动态、政策调整等。以下是对中国大豆网最新行情价格的详细分析。
当前大豆价格行情
东北产区价格下跌
近期,东北产区大豆现货价格连续下跌,产区多数企业停收,贸易商观望居多。黑龙江省储大豆持续拍卖且底价多在3600元/吨之下,市场看空预期持续升温。
东北产区价格的下跌主要受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和进口大豆价格竞争的影响。市场供应增加,需求疲软,导致价格持续下滑。
企业收购价格下调
部分企业开始下调收购价格,例如绥化粮源天泽在绥化维维收购大豆,下跌5分,大豆39蛋白收购价格为2元/斤。尽管降价企业不多,但整体市场看涨心态发生变化,基层粮商惜售心态减弱,卖粮变现的情况增多。
企业收购价格的下调反映了市场对大豆未来价格的悲观预期。基层粮商的卖粮行为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期货市场表现
周四豆一期货市场低开低走,5月合约跌破3900元/吨关口,技术上保持下跌节奏。CBOT大豆期货市场小幅回升,但巴西作物丰收压力仍限制市场涨幅。
期货市场的下跌趋势表明市场对未来大豆价格的预期较为悲观。巴西大豆的丰产预期和美豆的进口成本下降,进一步压制了市场情绪。
市场动态
供应与需求变化
东北产区农户余粮仅剩约2-3成,市场可流通货源有限,短期看涨预期较强。进口大豆的持续需求和国产大豆的供应增加,导致市场供应宽松。
供应减少和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市场的主要动态。尽管国产大豆供应紧张,但进口大豆的价格优势和市场需求旺盛,导致市场整体供应宽松。
国际市场影响
南美大豆丰产预期逐步兑现,全球大豆供应仍呈宽松格局,预计短期价格将受南美天气和中美贸易政策影响震荡运行。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3月13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合计净增35.27万吨,低于预期。
国际市场的供应增加和中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影响国内大豆市场的价格走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将对国内市场产生直接影响。
政策影响
国家政策支持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启动实施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助。
政策支持对国产大豆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增加大豆产量,从而缓解市场供应压力。
贸易政策调整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导致美国大豆进口完税成本上升,预期中国进口美豆数量将减少,有利于增加国产大豆压榨消费。贸易政策的调整将对进口大豆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大豆进口成本的上升,将使得巴西大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进一步压制国产大豆价格。
批发市场价格
产区收购价
黑龙江哈尔滨市场国标一等蛋白39%蛋白中粒塔粮装车报价2.00元/斤。东北产区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格为每吨3900元至4200元,较春节前每吨上涨120元至180元。
产区收购价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国产大豆未来价格的乐观预期。尽管整体市场供应宽松,但局部地区的需求增加,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销区批发价
受运输成本影响,河北、山东等地批发价约2.1-2.3元/斤,但下游需求低迷导致购销清淡,部分地区出现价格倒挂。销区批发价的下跌主要受需求疲软和运输成本上升的影响。下游需求的低迷和运输成本的增加,使得销区市场的价格承压。
中国大豆市场的价格行情受到供应与需求变化、国际市场动态、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产区大豆价格下跌,企业收购价格下调,期货市场表现疲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将对未来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总体来看,大豆市场供应宽松,需求疲软,价格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