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大豆的重要产区,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培育出多个高产大豆品种。以下将介绍几种在黑龙江省表现优异的高产大豆品种及其相关信息。
高产大豆品种
黑农531
黑农53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的高油、高产、抗病、耐盐碱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以鹏豆158为母本,合丰55×抗线虫12号的F1代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抗线虫组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10004。
黑农531在黑龙江省多个地区的高产示范田中表现出色,尤其在重度盐碱地也能实现高产,显示出其强大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黑农521
黑农52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品质育种团队培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以黑农48为母本,以60Coγ辐照(黑农35×哈5124)F1代系选材料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来,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10004。
黑农521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公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合丰55,且中抗灰斑病,适应性广,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黑农84号
黑农84号以其卓越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高产特性成为黑龙江大豆中的佼佼者。该品种在黑土地上的表现尤为突出,豆粒饱满,色泽鲜亮,富含优质蛋白质与油脂,是食品加工和榨油的优质原料。
黑农84号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其优质的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使其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适合大规模种植和推广。
合农71号
合农71号是一种耐寒抗冻的大豆品种,特别适用于黑龙江地区的严寒气候。该品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6天,属中熟品种,无限结荚习性,株高84.2厘米,主茎节数18.4节,有效分枝2.8个,底荚高度12.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66.4个,单株粒数154.7粒,单株粒重23.4克,蛋白质含量38.74%,粗脂肪含量21.00%。
合农71号的耐寒性和高产量使其在黑龙江地区的种植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适合在黑龙江省广泛种植。
高产大豆品种的种植技术
播种与密度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通常在5月上旬进行,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或大垄密植栽培方式。垄三栽培公顷保苗26.0万~28.0万株,大垄密植栽培公顷保苗28.0万~30.0万株。
合理的播种密度和栽培方式是大豆高产的基础,科学的种植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与除草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公顷施磷酸二铵100~150公斤,尿素20~30公斤,钾肥50~75公斤。田间采用除草剂除草,生育期间及时中耕管理,注意防止病虫害。
科学的施肥和有效的除草措施能够促进大豆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量。
市场前景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黑龙江省通过政策扶持和品种创新,推动大豆种植向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2024年,黑龙江省继续实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推广大垄密植、种子包衣等技术。
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为高产大豆品种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预计未来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将继续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黑龙江省的高产大豆品种如黑农531、黑农521、黑农84号和合农71号,在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优异,适合在不同积温带种植。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这些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升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整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