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发布的政策及各地医保目录调整信息,以下是2025年慢病病种目录的主要变化和查询方式:
一、国家层面调整
- 职业病目录调整
- 2025年8月1日起,国家卫健委将职业病由10大类132种调整为12大类135种,新增类别包括:
-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如腕管综合征)
- 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
- 2025年8月1日起,国家卫健委将职业病由10大类132种调整为12大类135种,新增类别包括:
- 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容
- 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病种从5种增至10种,新增: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
- 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病种从5种增至10种,新增:
二、地方医保目录调整
- 江西省
- 职工和居民医保统一目录,含35个基本病种+32个拓展病种(如恶性肿瘤、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河北省
- 城乡居民医保新增10种病种,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克罗恩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报销比例65%。
- 河南省周口市
- 居民医保新增10种慢性病,如血管性痴呆、慢性心力衰竭等,月定额标准150-600元不等。
- 浙江省宁波市
- 门诊特殊病种涵盖恶性肿瘤治疗、重症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等8大类。
- 安徽省
- 全省统一执行63种门诊慢特病目录,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三、常见新增病种示例
- 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肺动脉高压
- 代谢类疾病: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伴并发症
- 免疫系统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
- 精神类疾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综合)
四、查询方式
- 线上渠道
-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地方医保局官网(如江西、河北等地已公开目录)。
- 通过“河南医保”“广西医保”等小程序申报和查询。
- 线下渠道
- 携带病历资料至定点医院医保科或当地医保中心申请认定。
五、注意事项
- 目录可能因地区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略有差异,建议以参保地最新政策为准。
- 跨省就医需提前备案,部分病种需转诊手续。
- 慢性病资格互认政策已推行,省内转移医保关系时无需重新认定。
如需具体病种认定标准或报销比例,可进一步提供所在地区或病种名称进行精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