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执行标准综合说明
一、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 吉林省《DBS22/039-2024》
- 实施时间:2025年3月正式实施,是国内首个省级桑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 核心内容:
- 感官要求:对桑黄的形态、色泽等外观指标作出规定;
- 理化指标:明确水分、灰分等基础质量参数;
- 污染物限量:包括铅、砷等重金属指标;
- 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多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量。
- 适用范围:仅针对吉林省内作为食品原料的桑黄,需标注每日限制食用量和不适宜人群。
二、药材标准
- 药用菌种认定
- 国家药材标准:仅承认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瓦尼桑黄(S. vaninii)和鲍氏桑黄(S. baumii)三种菌种。
- 种植现状:全国范围内主要种植瓦尼桑黄,因其适应性强且市场认可度高。
三、其他相关规范
- 生产与加工标准
- 企业标准:部分企业参照GB 2760(食品添加剂)、GB 2761(真菌毒素)等国家标准制定桑黄饮品标准。
- 栽培技术:辽宁省发布《桑黄栽培技术规程》,规范菌种生产、培养料配方及病虫害防控等环节。
四、意义与挑战
- 产业影响:地方标准的出台解决了桑黄长期缺乏统一质量规范的问题,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 现存问题:不同菌种混杂、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仍制约市场发展。
通过上述标准体系,桑黄产业在食品安全、药用价值和生产技术上均形成了初步规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