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县隆务寺具体介绍如下:
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隆务镇镇西山脚下,地处隆务河中游河畔。
- 历史渊源: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早在元大德五年(1301 年),这里已建有藏传佛教萨迦派小寺,后经三木旦仁钦与其胞弟罗哲森格维修扩建,明万历年间改宗格鲁派。
- 重要地位:在安多地区,其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
建筑布局与特色
- 布局: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错落有致,为藏汉合璧式建筑风格。以夏日仓行宫释迦佛殿为中心,随地就势环绕展开,建成大小经堂、显密学院等。
- 风格:飞檐斗拱与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气势恢宏。
宗教文化与艺术
- 学经制度:学经采用色拉寺杰巴扎仓教程,并于色拉、甘丹二寺设有冷本康村,供本寺僧人入藏学经居住。
- 艺术珍品: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有众多造型精美的佛像、壁画、堆绣、唐卡等艺术品,还有浩瀚的佛教经卷典籍,以及明宣德赐封的 “弘修妙悟国师” 牌、明天启五年由明帝题赐的 “西域胜境” 匾额。
- 藏戏文化:作为黄南藏戏大本营,黄南藏戏最早出现于隆务寺,17 世纪中期以后,开创了隆务地区藏戏表演的先河。
寺院管理
- 寺主:夏日仓为原隆务十二族政教首领、统管寺内外政教大事,共传八世。
- 僧职设置:下设襄佐,会同隆务昂索,代表寺主夏日仓具体处理本地区政教大事。寺内还设有总法台、干巴、总僧官等僧职。
佛事活动
主要有农历正月 13-18 的祈愿法会、三月的尼丹法会、九月的降凡节和十月的五供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