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的“四个创建”是自治区党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的重大任务。具体包括: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以下从政策背景、具体进展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四个创建”以“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为核心,旨在推动西藏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委提出“四个创建”以来,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边疆治理紧密结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具体进展与措施
1.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 政策与措施:西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定并实施了《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并通过“四大工程”“六项行动”等具体措施,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成效:截至目前,全区七地(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市),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 政策与措施: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完善项目联审联批机制,落实中央政府投资82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10个月位居全国首位。
- 成效:2024年,西藏自治区GDP增长6.3%,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连续3年实现正增长,多项经济指标领跑全国。
3.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 政策与措施:西藏持续推动国土绿化行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绿起来、美起来”的目标,南北山绿化工程已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成活率超过85%。
- 成效:拉萨市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5.3万平方米,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和谐画卷正逐步展开。
4. 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
- 政策与措施:通过强化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西藏在固边兴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边境地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 成效: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巩固了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基础。
三、综合成效与意义
- 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2024年,西藏自治区GDP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10个月位居全国首位,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展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
- 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创建,西藏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了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
- 边疆治理能力提升:在固边兴边方面,西藏通过强化治理体系和政策保障,提升了边疆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
总结
“四个创建”作为西藏自治区发展的核心任务,不仅是落实“四件大事”的具体举措,更是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建设和社会动员,西藏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边疆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