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个人社保缴费标准表主要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和比例。各地的具体标准有所差异,以下将详细介绍一些主要城市的社保缴费标准。
社保缴费标准表
北京市
- 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5283元,下限为6821元。个人缴纳比例为8%,企业缴纳比例为16%。
- 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5283元,下限为6821元。个人缴纳比例为2%,企业缴纳比例为7%。
- 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5283元,下限为6821元。个人缴纳比例为0.5%,企业缴纳比例为0.7%。
-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0.2%-1.9%,具体根据单位风险程度确定。
-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1%,个人无需缴纳。
上海市
- 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6921元,下限为7384元。个人缴纳比例为8%,企业缴纳比例为16%。
- 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6921元,下限为7384元。个人缴纳比例为2%,企业缴纳比例为10%。
- 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6921元,下限为7384元。个人缴纳比例为0.5%,企业缴纳比例为0.5%。
-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0.2%-1.9%,具体根据单位风险程度确定。
-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0.5%,个人无需缴纳。
广州市
- 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20112元,下限为4022元。个人缴纳比例为8%,企业缴纳比例为16%。
- 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20112元,下限为4022元。个人缴纳比例为2%,企业缴纳比例为8%。
- 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20112元,下限为4022元。个人缴纳比例为0.5%,企业缴纳比例为0.5%。
-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0.2%-1.9%,具体根据单位风险程度确定。
-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0.5%,个人无需缴纳。
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
缴费基数
- 养老保险:各地缴费基数上限一般为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60%。
- 医疗保险:各地缴费基数上限一般为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60%。
-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通常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致。
缴费比例
-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8%,企业缴纳16%(部分城市有所不同)。
-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2%,企业缴纳7%(部分城市有所不同)。
- 失业保险:个人缴纳0.5%,企业缴纳0.7%(部分城市有所不同)。
-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2%-1.9%,具体根据单位风险程度确定。
-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5%,个人无需缴纳。
社保缴费的影响因素
工资基数调整
- 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根据上一年度本地社会平均工资和缴费比例来确定。每年7月左右,各地会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 如果员工在2024年获得了加薪或年终奖,工资基数可能会在2025年重新计算,导致社保缴费金额增加。
社保政策变动
- 社保政策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例如缴费比例或基数上下限的调整。关注国家社保政策的最新动态,了解政策变化对个人缴费的影响。
- 例如,2024年部分城市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有所提高,导致个人缴费金额增加。
个人所得税变化
- 社保缴费与个税密切相关。个税起征点或税率的变化,可能导致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
- 例如,个税起征点提高后,部分员工的税前收入增加,社保缴费基数也随之上升。
2024年个人社保缴费标准因地区而异,主要受工资基数、社保政策、个税变化等因素影响。了解当地的社保缴费标准和计算方法,有助于合理规划个人社保缴纳和养老金领取。
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是多少?
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因地区而异,以下是一些主要地区的具体标准:
-
广东省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上限为27501元,下限根据地区不同,广州市、省直单位为5500元,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为4767元,其他地区为4492元。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上限为27501元,下限为5500元。
- 执行时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
福建省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暂按不低于4043元/月执行。
- 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下限执行,不低于4043元/月。
- 执行时间:从2025年1月1日起。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4853元/月,上限为24264元/月。
- 医疗保险:2025年及以后年度补缴和趸交202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按8088元/月计算。
- 执行时间:2025年1月起。
-
湖北省
- 武汉市和省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月标准为7489元,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22467元,下限为4494元。
- 黄石市、十堰市等: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月标准为6948元,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20844元,下限为4097元。
- 荆州市、鄂州市等: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月标准为6805元,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20415元,下限为4007元。
- 执行时间:单位职工需重新确定缴费基数,具体由省税务部门统一处理。
-
河南省
-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以6260元/月确定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下限为3756元(60%),上限为18780元(300%)。
- 执行时间: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
-
江苏省
-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上限为24396元,下限为4879元。
- 其他险种: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按照上述标准执行。
- 执行时间: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
安徽省
- 社会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上限为21133元/月,下限为4227元/月。
- 执行时间:2024年全年。
-
北京市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的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5283元,下限为6821元。
-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为7057元。
- 执行时间:2024年7月起。
社保缴费比例是多少?
社保缴费比例因地区和险种而异,以下是2025年部分地区的主要社保缴费比例:
深圳市
- 养老保险:单位14%(深户)/16%(非深户),个人8%
- 医疗保险:
- 一档:单位5%,个人2%
- 二档:单位1.5%,个人0.5%
- 居民医保:个人0.7%(成年居民),财政补助1.1%;个人0.6%(少年儿童和大学生),财政补助1.2%
- 失业保险:单位0.8%,个人0.2%
- 工伤保险:根据行业类别分八档基准费率,范围为0.2% - 1.4%
- 生育保险:单位0.5%,个人无需缴纳
上海市
- 养老保险:单位16%,个人8%
- 医疗保险:单位9.5%,个人2%
- 失业保险:单位0.5%,个人0.5%
- 工伤保险: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
- 生育保险:单位1%
全国其他地区
- 养老保险:单位16%(全国统一),个人8%(全国统一)
- 医疗保险:单位6.5%-10%(地区差异),个人2%+3元大病统筹
- 失业保险:单位0.5%-1%(浮动费率),个人0.2%-0.5%
- 工伤保险:单位0.2%-1.9%(行业风险等级划分),个人无需缴纳
- 生育保险:单位0.5%-1%(地区差异),个人无需缴纳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标准是什么?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缴费基数
- 范围: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基数通常在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具体范围由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某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则缴费基数范围为3600元至18000元。
- 选择: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规定的缴费基数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档次。
缴费比例
-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通常为20%,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例如,选择缴费基数为5000元,则每月养老保险缴费为5000×20%=1000元。
-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通常为8%至10%,具体比例由各地确定。例如,选择缴费基数为5000元,缴费比例为9%,则每月医疗保险缴费为5000×9%=450元。
- 失业保险(部分地区试点):缴费比例通常为1%至2%,具体比例由各地确定。
缴费方式
- 按月缴费:灵活就业人员需按月缴纳社保费用,可通过银行代扣、网上支付等方式完成缴费。
- 一次性缴纳:部分地区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缴纳数月或全年的社保费用,具体政策以当地规定为准。
补贴政策
- 社保补贴:对就业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如4050人员),部分地区提供社保补贴,补贴金额通常为实际缴费的50%至70%。
- 减免政策:在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部分地区对灵活就业人员实施社保缴费减免政策,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特殊政策
- 动态调整机制:部分地区建立了缴费基数动态调整机制,每年7月自动更新基数标准,无需灵活就业人员手动申报。
- 特殊群体优待:一些地区对残障人士、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给予优待,允许他们选择基准线下浮20%参保。
地区差异
- 深圳: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8%、6%、4%,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为1%。
- 四川:2024年缴费基数下限为全口径工资的60%(即4511元/月),上限为全口径工资的300%(即22555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