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要理解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什么放在首位,需要从理论依据、战略目标和具体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本原则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没有发展,安全就无从谈起。发展催生安全需求和安全内容,为安全提供广阔的作用空间和领域,影响维护安全的能力水平。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为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在安全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国家和人民才能心无旁骛地推动发展。安全发展也是衡量发展质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没有安全,发展就无法持续。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才能健康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两者必须同步推进,实现良性互动。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具体实践
维护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维护政治安全是应对各领域安全风险挑战的首要任务。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没有政治安全,其他领域的安全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维护政治安全始终放在首要位置。
维护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涉及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经济安全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经济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在经济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国家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维护社会安全是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措施。社会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只有在社会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信息技术的安全和信息系统的稳定。维护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保网络安全,才能保障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网络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两者必须同步推进,实现良性互动。只有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国家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深刻认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大意义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而高水平安全则是其保障。必须时刻保持战略清醒,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提升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应对国际复杂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强化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推动发展与安全深度融合,破解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
-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必须将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实力基础,同时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
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辩证关系
- 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安全的基础和目的:发展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总钥匙,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必须把维护高水平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互为条件、辩证统一: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统筹提升助力强国建设的发展动力和安全能力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确保安全发展。
-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践路径: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高水平安全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
具体措施
- 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降低对外技术依赖程度,确保科技安全。
- 经济安全:维护粮食、能源资源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经济安全。
- 公共安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治理,确保社会安全。
- 对外开放: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注重海外利益安全,确保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如何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全面理解安全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 多领域协同防控:国家安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需统筹兼顾,形成合力。
2. 建立和完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 收集和分析信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可能影响产业安全的风险信息。
- 定期评估和分类管控:对各类潜在风险进行定期评价,分类制定管控措施,及时发现和预警风险。
3. 强化预防性思维和底线思维
-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提前预判和防范可能的风险。
- 划定安全红线:明确不可逾越的安全底线,如安全生产、粮食安全等,确保发展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4.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确保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5. 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 优化统筹体制: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各部门、各岗位的基本职能职责,确保责任到位。
- 创新统筹方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动态评估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增强深度融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6. 加强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
-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鼓励社会参与: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构建哪些方面的机制
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安全格局,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
-
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
- 强化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 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增加世界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
统筹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
- 突出国民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主导性作用。
- 坚定维护国土安全,确保国家领土完整。
-
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 重视各类安全风险的联动治理,特别是新兴安全风险。
- 将安全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优化监管执法服务。
-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 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
- 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
-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如粮食、能源、金融、网络等。
- 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打击敌对势力活动。
-
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机制:
- 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协调机制。
- 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
-
加强风险预防与应急管理:
- 建立健全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运用大数据和智慧化手段,提高风险防控的精准性。
-
推动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
- 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加强法治化建设: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 以法治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
-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增强科技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