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一直吐口水可能会增加得干槽症的风险,原因如下:
- 导致血凝块脱落:拔牙后创口会形成血凝块,这对于创口愈合至关重要,它可以避免细菌侵入深部组织并为组织再生提供支架。而一直吐口水会使口腔内负压增加,可能导致血凝块松动、脱落,使创口失去保护,牙槽骨暴露在口腔环境中,容易引发感染,进而增加干槽症的发生风险。
- 影响创口愈合环境:正常的唾液中含有一些有助于创口愈合的成分,如生长因子等。但频繁吐口水可能会破坏拔牙创口局部的生理环境,导致创口愈合缓慢,也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间接增加了干槽症的发生几率。
干槽症多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通常在拔牙 2-3 天后出现,表现为拔牙窝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有腐臭味,伴有剧烈疼痛,并可放射至面部。为了预防干槽症以及促进拔牙创口的正常愈合,拔牙后应避免频繁吐口水,可将口水咽下或从口角轻轻流出。同时,还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口腔卫生和术后护理,如拔牙后 24 小时内避免刷牙或漱口、避免用舌头舔伤口、避免患侧咀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