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费用管理制度是规范医疗机构医保费用收支、保障基金安全的核心制度,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费用审核管理
-
真实性审核
严格核对医疗费用的真实性,防止虚假诊疗项目、重复收费等违规行为。通过医保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对接,实现自动比对和预警。
-
合理性审核
依据医保目录、诊疗规范及患者病情,判断医疗费用是否合理。例如,控制药品、检查项目的使用范围,避免过度医疗和分解住院。
-
合规性审核
确保费用符合医保政策和服务协议约定,如住院天数、药品目录范围等。
二、费用结算管理
-
及时结算
出院当日完成住院费用结算,确保患者及时获得医保报销。结算人员需核对医嘱与费用明细,避免漏项或重复结算。
-
分账管理
医保基金与患者自付部分严格分账,由定点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分别核算。
-
对账机制
定期与医保部门对账,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保障基金安全。
三、病历与档案管理
-
单独管理
医保病历与普通病历分开存放,确保信息清晰、完整。门诊病历保存2年,住院病历保存15年以上。
-
规范记录
详细记录诊疗过程,包括用药、检查、手术等,便于审核与追溯。
-
档案保管
病历装袋编号后上架,保持病案室整洁有序,便于查询。
四、监督管理与责任机制
-
内部监督
医院成立医保管理领导小组,临床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定期自查自纠。
-
违规处理
严查串换药品、分解住院、开大处方等违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
绩效考核
将医保合规情况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激励医务人员规范服务。
五、信息系统管理
-
数据安全
保障医保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安全,定期备份数据,防止信息泄露。
-
权限管理
医保信息系统实行分级权限管理,确保操作规范。
通过以上制度,医保费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同时为参保人员提供公平、透明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