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需根据解除或终止合同的具体情形确定,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一、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情形(需支付2N)
-
无正当理由辞退
若用人单位未提供合法理由擅自辞退无固定期限员工,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即2N。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包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未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等情形,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的,也需支付2N。
二、合法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情形(可能支付N或N+1)
-
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因经营需要裁减人员时,需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若按法定程序进行,仅支付N(工作年限×月工资)。
-
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合同(如辞职),用人单位无需赔偿。
-
其他合法情形
如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且劳动者不同意续签,或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签而劳动者拒绝等。
三、注意事项
-
月工资的计算 :按劳动者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若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且年限最高12年。
-
赔偿基数争议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资,赔偿金可按劳动者应得工资(如应发工资、奖金等)计算。
综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以2N为基本原则,仅在用人单位存在合法解除情形时可能减少至N或N+1。具体案件需结合证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