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平衡颌主要包括正中牙合、前伸牙合和侧方牙合。
全口义齿的平衡颌是指在正中颌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颌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齿都能同时接触的一种咬合关系。平衡颌的分类如下:
正中牙合:
- 定义:下颌在正中颌位(最广泛接触位或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人工牙间具有尖窝交错的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
- 作用:是全口义齿功能发挥的基础。
前伸牙合:
- 定义: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再滑行到正中颌位的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
- 分类:三点接触的前伸平衡颌、多点接触的前伸平衡颌、完全接触的前伸平衡颌。
- 作用:保护义齿,维持咀嚼功能。
侧方牙合:
- 定义: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时,两侧后牙均有接触。
- 作用:确保在咀嚼过程中下颌能够平稳地移动,保持义齿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这些分类确保了全口义齿在不同颌位时都能保持稳定的咬合关系,从而提高咀嚼效率,保护义齿和口腔组织健康。
全口义齿平衡颌的分类
分类名称 | 描述 | 适用情况 |
---|---|---|
静态平衡颌 | 咀嚼静止状态下,上下颌牙齿间形成的接触关系 | 适用于需要稳定咬合关系的患者,如刚佩戴全口义齿者 |
动态平衡颌 | 咀嚼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牙齿间能够保持同时接触,形成稳定的咬合关系 | 适用于需要高效咀嚼的患者,如咀嚼功能需求较高的老年人 |
解剖式平衡颌 | 基于解剖形态设计的平衡颌,模拟天然牙列咬合形式 | 适用于高圆形牙槽嵴、刚从有牙颌变成无牙颌的患者 |
其他平衡颌(如:半解剖式、非解剖式等) | 根据患者具体需求和口腔状况设计的平衡颌形式 |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定制,如考虑颌弓与牙弓的协调性、负重差异等 |
全口义齿平衡颌的关键要素
要素名称 | 描述 | 影响因素 |
---|---|---|
牙尖平衡斜面斜度 | 牙尖平衡斜面与基线的交角 | 受髁道斜度和切道斜度影响,遵循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定律 |
髁道斜度 | 下颌髁突在颞下颌关节中的运动轨迹斜度 | 影响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和切道斜度,进而影响全口义齿的平衡和稳定 |
切道斜度 | 上下前牙在咀嚼运动时形成的切割面的斜度 | 与髁道斜度和牙尖平衡斜面斜度相互关联,共同维持全口义齿的动态平衡 |
义齿结构与组成 | 包括基托、人工牙、连接体等部分的结构和组成 | 影响义齿的稳固性、支持力和舒适度,是全口义齿平衡颌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
咬合关系 | 上下颌牙齿在正中牙合、前伸牙合和侧方牙合时的接触关系 | 直接影响全口义齿的平衡和稳定,是全口义齿修复的重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