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光收晚了可能面临表面起砂、开裂等问题,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表面修补方法
-
高强修补料施工
-
清理表面浮灰和松散颗粒,湿润后搅拌高强修补料并铺设在缺陷区域,养护至干燥后抹平收光。
-
适用范围:轻微至中度表面损伤(如起砂、轻微开裂)。
-
-
水泥砂浆修补
-
对于较深的裂缝,可先用1:2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浆灌缝,清理后压平收光并养护。
-
注意:若裂缝较宽或存在空鼓,需先凿打延伸30-50厘米处理空壳,再灌浆修补。
-
-
界面剂或密封剂处理
- 在表面涂刷界面剂(如107胶)增强粘结性,或直接使用密封剂渗透裂缝,干燥后收光。
二、施工注意事项
-
表面预处理
- 清除浮土、松散物,对裂缝进行凿打修复(尤其宽裂缝需凿成八字形凹槽),确保基层坚实。
-
规范施工流程
-
搅拌混凝土时避免气泡和下沉,初凝后及时收光挤压消除细小裂纹。
-
涂刷水泥砂浆时采用钢膜压实,第二遍施工时注意无气泡产生。
-
-
养护管理
- 补修后需覆盖养护膜或喷养护灵,保持湿润环境,通常需养护2-3天。
三、其他解决方案
-
拆除重做 :若损伤严重且无法修复,需拆除破损层重新施工。
-
预防措施 :未来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避免过厚导致开裂,初凝后及时收光。
四、材料选择建议
-
优先选用高强修补料或环氧胶浆,确保与原混凝土性能匹配。
-
砂浆配合比建议参考《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范》,强度等级需比原混凝土提高1-2级。
(注:具体施工方案需根据实际损伤程度确定,建议由专业团队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