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北梁棚户区改造的提出与推动涉及多个层面,以下为详细说明:
1. 改造背景
北梁棚户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占地面积达13平方公里,涉及4.7万户、12.4万人。改造前,该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90%以上的房屋为超过50年的土木结构危旧房,居民生活条件极为恶劣,人均住宅面积不足15平方米,存在“九大难题”(如就医难、取暖难、上厕难等)。
2. 提出者与政策支持
北梁棚户区改造的提出与实施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
- 李克强副总理的推动:李克强副总理曾在2011年和2013年两次调研北梁棚户区,并提出改造要求。他在2013年2月3日主持召开的棚户区改造现场会上,强调要急群众所急,加快改造步伐,这为改造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
- 包头市政府的实施方案:2013年,包头市政府制定了《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提出了“先安置后征收”“异地搬迁为主,局部原地改造为辅”等实施原则。
3. 实施过程
北梁棚户区改造自2013年全面启动,历时三年,分为多个阶段推进:
- 规划与筹资: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科学、前瞻的专项规划,并通过财政扶持、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 安置与补偿:坚持“依法、普惠、公平”的原则,采取“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相结合”的方式,优先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例如,对居住面积低于25平方米的家庭,提供50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并给予货币补偿。
- 建设与管理:在安置区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包括绿化、教育、医疗等,确保居民生活条件的全面改善。
4. 改造成果
经过三年的努力,北梁棚户区改造任务于2015年底全面完成,居民从“忧居”变为“宜居”,北梁新区成为现代化社区,彻底改变了棚户区原有的面貌。
总结
包头北梁棚户区改造是由李克强副总理提出要求,并在包头市政府的具体实施下完成的重大民生工程。这一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还提升了城市整体面貌,成为棚户区改造的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