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铜矿品位的分类及对应范围如下:
- 富矿:品位大于等于 1%。像矽卡岩型铜矿、层状型铜矿、火山沉积型铜矿,大多以富矿为主。
- 中等品位矿:品位处于 0.5%-1% 之间。全球有大量的斑岩型铜矿属于中等品位,如全球最大的铜矿 —— 智利的埃斯康迪达铜矿,品位在 0.6% 左右;中国国内最大的铜矿 —— 西藏巨龙铜矿,也是斑岩型铜矿,品位也在这个区间。
- 贫矿:品位低于 0.5%。一些沉积型铜矿常属于贫矿。
从开采角度来看,露天开采的铜矿品位最低可至 0.4%-0.5%,地下开采的品位要求相对较高,大约在 0.5%-1%。因为露天开采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处理较大规模的矿石,所以能接受较低品位;而地下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需要更高品位的矿石来保证经济效益。
不同类型的铜矿其品位也有一定差异:
- 斑岩铜矿:全球典型品位在 0.5%-1.5%,中国典型品位在 0.4%-0.8%,如西藏玉龙、江西德兴的斑岩铜矿。
- 砂岩型铜矿:品位多大于 1%,以辉铜矿为主,中国典型品位在 0.6%-1.2%,如云南郝家河的砂岩型铜矿。
- 硫化铜镍矿:品位一般在 0.3%-0.8%,中国典型品位在 0.2%-0.6%,例如甘肃金川的硫化铜镍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