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琅琊山被称为“琅耶山”的原因主要与历史传说和人物事迹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历史传说关联
琅琊山因东晋时期琅琊王司马伷曾率兵驻守而得名,因“琅琊”与“琅耶”发音相近,故得名“琅耶山”。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记载,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
文献记载与通假字
-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使琅琊山名扬天下,但“琅琊”与“琅耶”的差异源于通假字现象。在汉代,“琊”与“耶”发音相近,因书写简化误写为“耶”,逐渐演变为“琅耶”,并固定为山名。
-
例如,琅琊寺中的“瑯琊”(yá)字,可能是“琅”后加“阝”的误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演变过程。
-
-
地理与文化因素
-
琅琊山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拥有醉翁亭、琅琊阁等历史人文景观,与蓬莱、黄山并称“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
-
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诸多诗篇,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成为千古名篇,进一步提升了琅琊山的文化影响力。
-
综上,琅琊山得名“琅耶山”是历史传说、文字演变与地理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体现了汉字发展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