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保分为一档和二档,了解两者在缴费标准、医保待遇、参保人群等方面的区别,有助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社保档次。
缴费标准
缴费比例
- 一档社保:单位缴纳5%,个人缴纳2%。
- 二档社保:单位缴纳1.5%,个人缴纳0.5%。
- 灵活就业人员:一档社保缴费比例为7%,个人全部承担;二档社保缴费比例为1%,个人全部承担。
缴费基数
- 一档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33666元,下限为6733元。
- 二档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33666元,下限为6733元。
年缴费金额
- 一档社保:个人月缴费金额为134.66元,年缴费金额为1615.92元。
- 二档社保:个人月缴费金额为33.665元,年缴费金额为404.00元。
医保待遇
门诊待遇
- 一档社保:个人账户积累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的,超过部分可用于支付本人及其亲属的医疗费用。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为在职人员年社平工资的6%,退休人员为7%。
- 二档社保: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为年社平工资的1.5%,只能在选定的一家社康中心就医。
住院待遇
- 一档社保:在一级以下医院支付比例为94%,二级医院92%,三级医院90%;退休人员支付比例为95%。
- 二档社保:在一级以下医院支付比例为92%,二级医院91%,三级医院90%;退休人员支付比例为95%。
特殊病种报销
- 一档社保:直接享受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特殊病种的报销。
- 二档社保:需先在社康办理转诊。
参保人群
一档社保
- 主要针对具有深圳市户籍的在职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因工致残的工伤职工等。
- 非深户职工也可以选择一档社保,但需与单位协商。
二档社保
主要针对非深户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具体参保由单位选择。
个人账户
一档社保
设有医保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医保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可用于药店买药、支付医疗费用等。
二档社保
无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医保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异地就医
一档社保
在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以直接结算,并按规定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二档社保
选定一家异地联网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后,可实现直接结算,并按规定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深圳社保一档和二档在缴费标准、医保待遇、参保人群、个人账户和异地就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档社保的缴费比例和金额较高,但享受的医保待遇更全面,包括更高的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以及更灵活的个人账户使用。二档社保则适合预算有限但需要基本医疗保障的人群。选择合适的社保档次,可以更好地平衡个人和企业的负担,确保在需要时获得适当的医疗保障。
深圳社保一档和二档的缴费基数有何不同?
深圳社保一档和二档的缴费基数主要在医疗保险方面存在差异:
-
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
- 一档医保:缴费基数上限为33666元,下限为6733元。
- 二档医保:缴费基数上限同样为33666元,下限同样为6733元。
-
缴费基数确定方式:
- 一档: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具体金额根据员工实际工资确定。
- 二档: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金额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确定。
虽然一档和二档的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相同,但由于一档的缴费基数是根据员工实际工资确定的,而二档则是根据固定的社平工资确定,因此在实际缴费金额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深圳社保一档和二档的待遇有哪些差异?
深圳社保一档和二档在待遇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保险待遇
-
个人账户:
- 一档:设有个人账户,每月按缴费基数的2%划入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药店购药等。
- 二档:没有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医保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
门诊报销:
- 一档: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较高,退休人员为年社平工资的7%(约12,225.22元),在二级以上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报销限额也较高。
- 二档: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较低,为年社平工资的1.5%(2619.6元),且每年动态增长。
-
住院报销:
- 一档: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起付线以上部分按规定支付90%~94%,退休后支付比例为95%。
- 二档: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起付线以上部分按规定支付90%~92%,退休后支付比例为95%。
养老保险待遇
- 一档:由于缴费比例较高,养老金待遇通常更为优厚。一档的养老金通常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通常约60%)来计算的。
- 二档:缴费比例较低,退休金待遇相对较低。然而,有时即便缴费年限相同,由于计算方式和缴费标准的不同,二档的养老金也可能会超过一档,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其他待遇
-
体检补助:
- 一档:退休时一次性500元,每人每月20元(满70周岁为每人每月40元)。
- 二档:无体检补助。
-
市外就医:
- 一档:普通门诊费用、大病门诊费用、住院费用都可按规定报销。
- 二档:普通门诊费用只能在指定的卫生院报销,符合规定的大病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可按规定报销。
深圳社保一档和二档的医疗保险使用范围有哪些不同?
深圳社保一档和二档的医疗保险在使用范围上存在以下主要区别:
-
就医机构选择:
- 一档:参保人可以在深圳市内的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包括公立医院、社康中心和专科医院,无需绑定特定医院。
- 二档:参保人门诊需在绑定的社康中心就医,住院则可以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大病需在规定的医疗机构就医。
-
门诊待遇:
- 一档:个人账户用于支付普通门诊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社康中心的基本医疗费用70%由个人账户支付,30%由统筹基金支付。一级以下医院报销比例为75%,二级医院为65%,三级医院为55%。
- 二档:门诊医疗费用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分别按80%和60%的比例支付,单项诊疗或医用材料支付90%,但最高不超过120元。年度支付限额为1000元。
-
住院待遇:
- 一档:住院报销比例较高,一级以下医院为94%,二级医院为92%,三级医院为90%。退休人员报销比例为95%。
- 二档:住院报销比例略低,一级以下医院为92%,二级医院为91%,三级医院为90%。退休人员报销比例为95%。
-
个人账户:
- 一档:有个人账户,每月有一定金额返还至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药店购药等。
- 二档:无个人账户,无法在药店直接刷卡购药,门诊费用需通过统筹基金支付。
-
异地就医:
- 一档:备案后,门诊、住院均可按规定报销。
- 二档:备案后,仅住院费用可报销,门诊费用需绑定外地基层医院才能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