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报销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综合各地政策整理如下:
一、报销条件
-
参保要求 :用人单位需为职工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含);
-
生育要求 :符合国家/地方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二、所需材料
- 基础材料
-
社保卡/身份证
-
结婚证
-
出生证明/医学诊断书(含孕周数)
-
出院小结(需医院盖章)。
- 财务单据
-
医疗费用发票及明细
-
药品/材料清单。
三、报销流程
- 单位申报
-
产后30日内提交材料至单位人事部门;
-
单位填写《生育保险费用手工报销审批表》,将发票粘贴在审批表后。
- 社保审核
-
社保中心每月1-20日审核材料,通过后款项打入单位账户;
-
审核通过后30个工作日内发放至个人账户。
四、津贴计算
- 计算公式 :
$$
生育津贴 = \frac{单位上年度月均工资}{30} \times 产假天数
$$
产假天数包括:
-
顺产:98天(基础)+30天(晚育奖励)
-
剖宫产:+15天
-
多胞胎:每胎+15天。
五、特殊情况处理
-
材料补办 :生育服务证丢失需补办,补办后可申请报销;
-
异地生育 :需先垫付费用,产后3个月内提交材料;
-
网络申报 :部分地区支持通过“穗好办”等平台线上申报。
六、注意事项
-
报销时效:需在分娩后1年内办理;
-
银行信息维护:需提前确认银行账号。
以上流程综合了全国通用流程及部分地区特色,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