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住院医疗费用 :包括住院治疗费、床位费、手术费、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放射费、中药费、西药费、手术用材费、输血费、麻醉费等。
-
门诊医疗费用 :
-
普通门诊:包括门诊挂号费、诊查费、检查费、化验费、放射费、手术费、康复费、治疗费、中医治疗费、西药费、中成药费、中药饮片费等。
-
门诊特殊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用药、辅助生殖门诊单行等保障,并建立了门诊特殊病待遇“长缴多报”机制。
-
急诊留观并转入住院治疗前7日内的医疗费用。
-
特殊疾病医疗费用 :包括艾滋病、肝炎、结核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
-
生育医疗费用 :包括孕前检查、产前检查、分娩费用、剖宫产费用、新生儿护理费用等。
-
慢性病医疗费用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费用。
-
其他费用 :如家庭病床费用、学生因意外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及伤残、死亡补助、正常生产或者孕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生育医疗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此外,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还分“甲类”和“乙类”,两个分类的药品在计算报销金额时,纳入报销范围的比例也不同:甲类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乙类先按比例扣除一定的个人自付费用后,余下的费用再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