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委班子是福建省龙岩市最高领导团队,负责领导和管理该市的各项工作。以下是关于龙岩市委班子的详细介绍。
现任市委领导
市委书记
余红胜,男,汉族,1970年10月生,安徽霍邱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福建省龙岩市委书记、龙岩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余红胜的背景显示了他在经济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为他在龙岩市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支持。
市长
胡盛,男,汉族,1978年1月生,福建厦门人,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经济师。现任福建省龙岩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胡盛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使他具备了较强的管理和领导能力,特别是在经济领域的工作经验将有助于推动龙岩市的经济发展。
其他常委
包括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杨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邓菊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吴国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厦生,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袁平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金龙,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汤孔忠,市委常委、秘书长廖深洪等。
这些常委的多样背景和丰富的经验将为龙岩市的各项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特别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
近期人事变动
人事任免
2024年3月27日,龙岩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一批人事任免,包括任命苏守国、罗丽琴、黄清春为龙岩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等。
这些人事变动显示了龙岩市委在不断优化和调整领导结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治理能力。
挂职安排
2024年6月1日,龙岩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高丁博为龙岩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挂职安排有助于引进外部经验和资源,提升龙岩市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等领域。
市委工作重点
经济发展
龙岩市委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加快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抓好“2+4”工业产业。
通过强化工业产业,龙岩市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项目投资
龙岩市委强调要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打好2025年重点项目攻坚战役,发挥重点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及财政重点工作、安全生产及时奖励的激励作用。
通过加大项目投资力度,龙岩市旨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吸引更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民生保障
龙岩市委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加强民生保障,龙岩市旨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福建省龙岩市委班子由一批经验丰富、背景多样的领导组成,他们在经济发展、项目投资和民生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推动龙岩市的高质量发展。近期的人事变动和重点工作部署显示了龙岩市委在不断优化领导结构,提升治理能力,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建省龙岩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福建省龙岩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
-
永定土楼: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土楼群包括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和初溪土楼群等,展示了客家人的独特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
-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以丹霞地貌著称,风景秀丽,有“客家第一神山”之称,主要景点包括獬豸冠、石门湖和竹安寨等。
-
长汀古城:拥有千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保存有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如店头街、南大街等。
-
古田会议旧址:位于上杭县古田镇,是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培田古民居:位于连城县培田镇,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被誉为“民间故宫”,展示了客家人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
-
龙崆洞:位于新罗区雁石镇,被称为“华东第一洞”,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
七彩蓝田度假村:位于新罗区,主打生态旅游,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休闲设施。
龙岩市在脱贫攻坚方面有哪些成功案例?
龙岩市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
-
党建扶贫模式:
- 龙岩市通过“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扶贫中的领导作用。建立了党员先锋岗和志愿者服务队,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
激励性扶贫机制:
- 龙岩市首创激励性扶贫机制,政府结合特色产业梳理扶贫项目,贫困户通过公开竞争获取项目、技术、资金等支持。这种“扶志”模式在多个县区推广,带动了大量贫困户增收。
-
产业扶贫:
- 通过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龙岩市扶持了七大优势产业和名特优产品。例如,上杭县的养牛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武平县的林下灵芝种植项目带动6户贫困户脱贫。
-
就业扶贫:
- 龙岩市通过增设公益岗位、强化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贫困户就业。创新“师带徒”模式,帮助贫困户提升技能,实现稳定增收。
-
消费扶贫:
- 通过建立精准扶贫农产品销售中心和消费扶贫对接中心,龙岩市鼓励机关单位和企业优先采购扶贫产品,拓宽了贫困户的销售渠道。
-
易地扶贫搬迁:
- 龙岩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例如,长汀县的南站幸福小区安置了多名贫困户,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师带徒”人事人才扶贫模式:
- 龙岩市创新“师带徒”模式,组织专家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提升他们的技能和就业能力。该模式在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龙岩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龙岩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多项重要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质量提升
- 蓝天工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 PM2.5和PM10浓度控制:力争PM2.5、PM10浓度下降1ug/m³以上,确保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第一。
水环境质量提升
- 碧水工程:全面推进落实《龙岩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加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保障河道最小生态下泄流量。
- 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流域水质提优,力争主要流域国省控Ⅰ-Ⅱ类优质水比例达86.8%以上。
土壤和生态保护
- 净土工程: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以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试点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管理,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恢复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
- 绿色产业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深化绿色园区示范创建,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
- 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强化尾矿、煤矸石等综合利用,构建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部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在改革创新上走前头、做表率。
-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动建立汀江、闽江和九龙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打造全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