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异地就医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备案流程简化 :
-
异地就医需先备案后结算,备案对象包括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
备案渠道多样化,支持线上(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App)和线下(医保窗口、电话)办理。
-
转诊转院或急诊抢救人员无需额外备案,视同已备案。
- 按病种付费推广 :
-
2025年底前,所有省份将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包括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两种形式。
-
按病种付费旨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诊疗,同时缩小本地与异地就医支付差距。
- 结算效率提升 :
-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支持住院、门诊费用联网结算,减少个人垫资和跑腿报销。
-
推进智能审核和信息化管理,提升结算效率,缩短清算周期。
- 待遇标准明确 :
- 省内异地就医按“参保地政策,参保地目录”结算;跨省异地就医按“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目录”结算。
- 放宽参保户籍限制 :
- 从2025年起,学生、儿童以及超大城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将能够在常住地参保,享受医保带来的福利。
- 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 :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共济范围将扩大至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 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单位 :
- 村卫生室将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并直接结算。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 报销比例调整 :
-
省内异地就医住院治疗的报销起付线由原来增加1倍下调为0.5倍。
-
部分药品和项目个人自付比例降低,居民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由30%降低到20%。
-
对省外就医,已办理转诊手续的报销比例为60%,未办理转诊手续的报销比例为50%。
这些政策变化旨在优化异地就医流程,提高结算效率,减轻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并促进合理诊疗。建议参保人员及时了解并利用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享受医保带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