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由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感染性瘘管形成。尽管肛瘘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手术是根治肛瘘的唯一方法。
肛瘘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感染性瘘管,通常由内口、瘘管、外口三个部分组成。
分类
- Parks分类法:根据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进行分类,包括括约肌间瘘、经括约肌瘘、括约肌上瘘和括约肌外瘘。
- 复杂性肛瘘:包括累及超过30%外括约肌的经括约肌肛瘘、括约肌上肛瘘、括约肌外肛瘘、马蹄形瘘以及合并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恶性肿瘤等。
肛瘘的症状
常见症状
- 流脓:肛瘘患者会持续或间断性地从瘘口流出脓性分泌物,脓液的量和性质随病情发展而变化。
- 疼痛:瘘管引流通畅时通常无疼痛,但当瘘管堵塞或感染时会出现疼痛,尤其在排便时更为明显。
- 瘙痒:脓液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瘙痒,严重时可能并发肛周湿疹。
- 瘘管排便、排气:部分较大的高位肛瘘,由于瘘管位于肛门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因此其瘘外口可能有粪便、气体排出。
肛瘘的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 瘘管切开术:适用于低位肛瘘,手术过程中将瘘管全部切开,并切除切口两侧边缘的瘢痕组织,使引流通畅。
- 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单纯性或复杂性肛瘘,通过挂线的方式缓慢切开瘘管,避免一次性切断括约肌导致失禁。
- 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过程中会彻底切除瘘管及周围病变组织,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微创手术:如肛瘘栓等,适用于特定类型的肛瘘,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手术必要性
- 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肛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能够彻底清除病灶,避免复发。
- 保护功能:手术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保护肛门功能,避免肛门失禁。
肛瘘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常见并发症
- 出血:术中止血不完全或结扎线松脱,术后伤口渗血,患者凝血机能差等。
- 感染:术后不坚持便后温水坐浴,不坚持换药,粪便的污染加上劳累,极易使创面发生感染。
- 尿潴留:尤其是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多见,一般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 创面搭桥:创面肉芽组织未能从基底部向上生长,而是从两侧向中间过快地生长,搭起“桥”来,形成假性愈合。
- 肛门失禁:早期常发生暂时性肛门失禁,多与炎症、组织破坏过多、疼痛及敷料有关。
预防措施
- 术中操作: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手中操作熟练,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止血彻底等。
- 术后护理: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崩裂伤口;保持肛门创面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 定期复查:肛瘘患者在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之后,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复查,以便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由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感染性瘘管形成。尽管肛瘘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手术是根治肛瘘的唯一方法。手术治疗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肛瘘切除术和微创手术等。手术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保护肛门功能。术后应注意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肛瘘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肛瘘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准备步骤:
饮食调整
- 术前2-3天: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术后排便困难或影响伤口愈合。
- 手术前晚:进少渣饮食,如面条、米饭、鸡蛋等,不宜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忌烟酒、辛辣、煎炸之食。
- 手术前8小时:不进任何食物,手术前4小时不喝水。
肠道准备
- 术前1天:需进行肠道清洁,可遵医嘱口服泻药或灌肠,以排空肠道内的粪便,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个人卫生
- 术前: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术前可进行坐浴,清洁局部。修剪肛周毛发,防止毛发内藏污垢滋生细菌,影响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
心理准备
- 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紧张和焦虑。了解手术过程和预期效果,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手术。
告知医生病情
- 术前:如实向医生告知自身的健康状况,包括过往疾病史、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以保证手术安全。
完善术前检查
- 术前: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X线等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进行。还可能需要进行肛门指诊、肛门超声等专科检查,明确肛瘘的具体情况。
其他注意事项
- 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紧张和焦虑。按照医生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医院进行手术。
肛瘘手术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肛瘘手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常见的并发症。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并发症及其相关信息:
-
出血:
- 原因: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或术后活动过度。
- 处理方法:轻微渗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重新手术缝合或电凝止血。
-
感染:
- 原因:术后护理不当或细菌感染。
- 处理方法:局部换药、抗感染治疗,严重时需冲洗引流。
-
尿潴留:
- 原因:手术刺激、麻醉药物影响或精神紧张。
- 处理方法:热敷、针灸、导尿等。
-
肛门失禁:
- 原因:损伤肛门括约肌或神经。
- 处理方法:轻度失禁可自行恢复,重度失禁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
肛门狭窄:
- 原因:术后瘢痕形成或组织增生。
- 处理方法:定期扩肛或手术矫正。
-
复发:
- 原因:瘘管未完全清除或术后护理不当。
- 处理方法:再次手术或调整术后护理方案。
-
创面搭桥:
- 原因:肉芽组织生长异常,形成假性愈合。
- 处理方法:重新切开修剪创面。
-
直肠黏膜脱垂:
- 原因:括约肌损伤或术后组织松弛。
- 处理方法: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
术后疼痛:
- 原因:手术创伤或炎症反应。
- 处理方法:止痛药物或物理治疗。
-
腹胀:
- 原因:术后肛门填塞或排气障碍。
- 处理方法:热敷、按摩或减少肛门辅料。
肛瘘手术后如何护理?
肛瘘手术后护理是确保恢复顺利的关键,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护理步骤和建议:
手术后护理
- 术后体位: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侧卧位,避免创面受压。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 饮食和排便:术后1-2天应以无渣或少渣流质饮食为主,如藕粉、粥水等,减少肠蠕动和粪便形成。2-3天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
- 切口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如有渗液渗血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 温水坐浴: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以减轻局部组织充血、炎症水肿和疼痛。
- 挂线后护理:每5-7天至门诊收紧药线,直到药线脱落。
- 局部用药:可涂抗生素软膏,促进伤口愈合。
- 疼痛护理:采取舒适卧位,分散注意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
出院后护理
-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酗酒,注意饮食卫生。
- 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时及时排便,可口服缓泻剂。
- 避免重体力劳动: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咳嗽及用力排便,尽量不要久坐、久蹲、久站。
- 定期复查:出院1-2周后到门诊复查,继续坐浴至伤口愈合,保持肛门处清洁。
其他注意事项
- 保持肛门局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和坐浴,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 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床旁运动,如肛门疼痛坠胀明显,应多卧床休息。
- 避免刺激:避免辛辣油腻刺激食物,伤口未愈合前不可饮酒、不可进食烧烤火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