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30多年历史
疏勒县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 ,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古老的喀什噶尔绿洲中部。它东连伽师、岳普湖,西接疏附县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南邻英吉沙县,西北和疏附县毗邻,北隔克孜勒河与喀什市、疏附县相望。县境素有“黄金走廊”之称。疏勒县有 2130多年历史 。疏勒,古西域国名,早在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有“疏勒国,王治疏勒城”的文字记录。唐朝设疏勒镇,与龟兹、于阗等并称“安西四镇”,清设直隶州,后升格为府,民国二年(1913年)疏勒府改为县,此名沿袭至今。
疏勒县辖3个镇12个乡、7个农林牧渔场,223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到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为2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万人,占总人口的16.78%。现有国土面积2394.8平方公里。地处克孜勒河、盖孜河和库山河冲积平原中游地区,境内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地下水储量丰富,耕地面积53.46万亩。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7℃,年降水量76毫米,无霜期150天。农副产品丰富,主要有杏、桃、瓜、石榴、畜禽以及甘草、枸杞、麻黄、紫草等名贵药材,是全疆主要粮棉产区和瓜果之乡。2003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556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210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091万元,农业总产值4701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450元/人。全县有工业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了水泥、机械制造、果品加工等主要行业的工业体系。年产值在千万元的企业有5家,500万元以上有4家。
疏勒县是古疏勒国的一部分。1884年在恢武城;1902年疏勒直隶州升为疏勒府;1913年改为疏勒县,仍属喀什噶尔道;1929年属喀什行政区;1943年属喀什督察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疏勒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喀什专员公署;1954年8月,喀什专员公署撤销,成立南疆行署公署,疏勒县直属南疆行政区管辖;1956年,恢复喀什专员公署,疏勒县仍归其管辖。后专区改地区,疏勒县属喀什地区管辖至今。疏勒地名的含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认为疏勒是突厥语“有水”之意,因此地域水草丰茂,故得此名;二是认为是属印欧语系中古东伊兰语族的粟特语,疏勒即粟特族名soghd的译音,系古代伊朗语“圣地”之意;三是认为疏勒是古匈奴语“黄色”之意,因喀什周围土壤呈黄色而得名。维吾尔语称疏勒为“英纳协海尔”,意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