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在不同地区有多家分院,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大学。以下是关于这些医院的详细信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基本信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徐汇区斜土路1609号/松江区龙泉山南路137弄/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张。
历史背景
医院始建于1936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
管理结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隶属于复旦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医院。
特色科室和服务
医院设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如消化科、检验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等。医院在心脏、肝脏、肾脏和肺部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基本信息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山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1908年的广东光华医学堂和1909年的广东公医学堂。
历史背景
1953年、1954年三校合并,组建华南医学院,1956年改名为广州医学院,1957年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称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与原中山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
管理结构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学院设有多个教学系,开设多个本科专业,拥有多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特色科室和服务
医院设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如肾内科、普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和耳鼻咽喉科等。医院在多个医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隶属于复旦大学,位于上海,而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隶属于中山大学,位于广州。两家医院在不同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在各自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中山医院在医学领域有哪些显著的成就和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医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和贡献,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成就:
科研成就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近十年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0余项,发表SCI论文8000余篇,多个高质量研究成果刊登在Cell、Nature、Lancet Onc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
- 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落户中山医院,推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
- 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于2022年启动,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开展科研攻关突破。
- 模拟禁食饮食增强抗肿瘤免疫机制:缪长虹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Gut》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FMD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新机制,为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饮食干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临床成就
- 心脏外科:葛均波院士团队研发了首款国产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荣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该团队还自主研发了世界首款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已获批上市。
- 肝外科:周俭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成人废弃肝脏-儿童部分肝移植手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国际首例“活体肝+废弃肝”双供肝肝移植手术,解决了我国肝癌诊治中供体严重短缺的困境。
- 内镜中心:周平红教授团队发明了经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
教育培训
- 卓越医师培养体系:中山医院构建了完整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约40个,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每年在院培养各类学员3000余人,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逾70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15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28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际合作与社会责任
- 国际医学合作:中山医院积极参与国际医学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 公益性任务:医院自2011年起每年组建国家医疗队,赴老、少、边、远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对口支援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等地医疗机构,援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中山医院的院长是谁?
中山医院的院长是周俭。周俭于2024年9月接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此前他担任医院副院长及肝外科主任。周俭教授在肝癌临床诊疗及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曾成功实施多例国际首例手术,并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中山医院有多少位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有5位两院院士,具体如下:
-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
- 陈中伟(已故)
- 葛均波
- 樊嘉
-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 汤钊猷
- 陈灏珠(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