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规概览
1.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目标与范围
-
提高结算率 :目标是到2025年底前,将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
-
扩大结算范围 :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将逐步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
2. 办理流程的优化
-
备案手续 :参保人员可通过线上平台(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线下途径(如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办理备案。
-
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备案完成后,参保人员需在就医地已开通跨省联网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
持码/持卡就医 :在入院登记、出院结算和门诊结算时,参保人员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
3. 支付政策与结算流程
-
支付政策 :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的基金支付政策。
-
结算流程 :简化结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材料要求,患者可在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办理结算手续。
4. 监管与基金安全
-
基金监管 :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
-
数据分析 :要求就医地医保部门进行数据分析,以优化医保服务和管理。
5. 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管理
-
按病种付费管理 :将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包括按病组(DRG)付费和病种分值(DIP)付费两种形式。
-
协商协作机制 :建立就医地与参保地协商协作机制,满足参保群众就医需求和医疗机构发展需要。
6. 门诊慢特病报销
- 新增报销范围 :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报销实现跨省直接结算。
7. 新规的意义
-
提高就医效率 :缩短患者跨市就医的结算时间,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
促进医疗资源共享 :鼓励患者选择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这些新规的实施旨在简化异地就医流程,提高结算效率,扩大报销范围,确保参保人员能够在异地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建议参保人员及时了解并遵循这些新规,以便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