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档是政审的一部分,但并不完全等同于政审结束。以下是对调档和政审关系的详细说明:
1. 调档的定义及作用
调档是指将个人档案从一个机构或部门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或部门的过程。它是档案管理的一种操作,通常发生在个人经历变化时,例如升学、就业、迁移等。调档函是调档的必要凭证,用于证明档案调转的合法性,确保档案能够顺利转移到新单位。
在政审过程中,调档是获取个人档案信息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档,政审单位可以全面了解个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政治表现等,从而完成对个人背景的审查。
2. 政审的定义及流程
政审是政治审查的简称,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在录用人员前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考察个人的政治思想、品德、作风、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等,判断其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政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档案审查:通过调档获取个人档案,查看其历史记录。
- 实地调查:派遣专人到个人原单位或居住地进行访谈。
- 函审:通过公函形式向相关单位核实信息。
- 面审:与个人直接谈话,了解其思想状况和职业规划。
3. 调档与政审的关系
调档是政审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意味着政审结束。具体来说:
- 调档是获取档案材料的过程,是政审的基础。
- 政审除了档案审查外,还包括实地调查、函审和面审等多个环节,调档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
- 只有当所有政审环节完成后,才能得出最终的审查结论。
4. 政审结束的标志
政审结束的标志通常是政审单位出具正式的审查结论或相关证明文件。例如,在公务员招录中,政审结束后会发放《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录用审批表》,这意味着政审流程已全部完成。
总结
调档是政审过程中获取档案材料的重要步骤,但政审的结束需要完成所有环节,包括档案审查、实地调查、函审和面审等。因此,调档并不等同于政审结束。如果您正在经历政审,请关注后续环节的进展,以确保顺利完成整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