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标准因地区而异,以下是一些主要城市的报销标准:
上海市
门急诊待遇:2025年居民医保住院和门急诊医保报销比例按现行政策执行,具体标准未明确说明。
沈阳市
门急诊待遇:
急诊:因急危重症在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或在120急救车上实施紧急救治,抢救期间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由居民医保基金按60%比例报销。
门诊慢特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0%,其他门诊慢特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一级医疗机构(含基层及未定级医疗机构)80%,二级医疗机构70%,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60%。
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Ⅰ类病种限额标准可查询沈阳市医疗保障局官网,Ⅱ类病种限额标准为每季度650元。
济南市
普通门诊统筹待遇:一个医疗年度内普通门诊就医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65%,最高可报销500元。
武汉市
门诊报销:2025年武汉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比例50%,年度限额400元。
广州市
门诊统筹报销:2025年广州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报销比例60%,年度限额600元/人。
北京市
门诊待遇:一级及以下医院,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55%;二级医院、三级医院起付线550元,报销比例50%;封顶5000元/年。
铜陵市
普通门诊:在市域内一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药费用,不设起付标准和单次报销限额,报销比例60%,年度报销限额150元。
慢特病门诊:在市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慢特病门诊医药费用,报销比例60%。
“两病”门诊:未达到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慢特病认定标准的“两病”患者,在市域内一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两病”门诊药品费用,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50%,单个病种年度限额200元,两个病种限额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