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一种常用的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将其击碎成小块,以便通过尿道排出体外。以下是关于体外碎石适合哪些部位的详细信息。
适应症
肾结石
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肾结石,包括肾盂结石和肾盏结石。对于直径较大的肾结石(如柱形或鹿角形结石),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软镜技术。
肾结石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位置。较小的结石更容易通过体外碎石粉碎并排出,而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手术干预。
输尿管结石
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输尿管结石,包括输尿管上段、中段和下段的结石。对于位于输尿管上段和中段的结石,体外碎石是首选治疗方法,成功率较高。
输尿管结石的适应症与肾结石类似,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位置。上段和中段结石由于位置较浅,更容易通过体外碎石处理。
膀胱结石
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膀胱结石。对于较大或复杂的膀胱结石,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腔镜钬激光碎石。膀胱结石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是否伴有下尿路梗阻。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体外碎石处理,而较大的结石或伴有梗阻的结石可能需要其他手术方法。
尿道结石
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尿道结石,可以直接取出或推回膀胱再行体外碎石。尿道结石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位置。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体外碎石处理,而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其他手术方法。
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包括妊娠、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非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尿路感染、严重心血管疾患、孤立肾结石、切开取石术后复发性结石等。这些禁忌症是由于这些情况**外碎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相对禁忌症
包括凝血机制异常、心血管疾患、肾功能不全、复杂性结石、身体过分肥胖、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甲亢、糖尿病、高血压、新发生的脑血管疾患,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不齐者。
相对禁忌症的患者在特定情况下仍可以考虑体外碎石,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一种有效的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适用于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的治疗。适应症主要包括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而禁忌症则包括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糖尿病等。在选择体外碎石前,患者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体外碎石适合哪些类型的结石
体外碎石术(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结石。以下是体外碎石术适合的结石类型及其具体分析:
体外碎石术适合的结石类型
- 肾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尤其是肾盂或肾盏单发结石或总体积与之相当的多发结石。
- 输尿管结石:适用于长径小于1.5厘米的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上段输尿管和输尿管末段结石。
- 膀胱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膀胱结石。
- 尿道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尿道结石。
- 特殊类型的结石:如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这类结石。
体外碎石术的禁忌症
- 全身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碎石,以免引起严重的血尿。
- 半年内新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未控制的严重的高血压,脑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肺功能障碍者均不宜碎石。
- 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 结石合并感染的,需控制感染后碎石。
- 妊娠期及月经期女性患者。
- 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 过度肥胖、癫痫及癔病的患者为相对禁忌症。
体外碎石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体外碎石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用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其随尿液排出。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术前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等。
- 影像学检查:泌尿系超声、腹部平片(KUB)、CT等,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评估身体状况
- 全身状况评价:评估患者的心脏、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确保能够耐受手术。
- 泌尿系统情况:确保尿路通畅,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调整药物
- 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如抗凝血药、降压药等,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用量。
- 暂停或调整某些药物: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可能需要暂停或调整某些药物的用量。
肠道准备
- 清洁肠道:碎石前晚服用缓泻剂,清洁肠道以减少肠内积气及粪便,有利于定位和碎石效果。
心理准备
- 消除紧张心理:告知患者体外碎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紧张和恐惧。
其他准备
- 皮肤清洁:治疗前一天宜洗澡,清除皮肤表面的油脂,以利于冲击波进入。
- 适度充盈膀胱: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术前需要适度充盈膀胱。
体外碎石后如何缓解疼痛
体外碎石后缓解疼痛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止痛药物:
- 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
- 对于更严重的疼痛,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的镇痛药物,如曲马多或**类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解痉药物:
- 使用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黄体酮、钙离子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可以帮助放松输尿管平滑肌,减轻痉挛引起的疼痛。
-
多饮水:
- 增加饮水量(每天2000-3000毫升)可以帮助冲洗碎石,促进结石排出,减少梗阻引起的疼痛,并有助于预防感染。
-
物理方法:
- 局部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适当的运动(如跳绳、跑步、上下楼梯)可以帮助结石移动,促进排出。
-
中药调理:
- 中药可以通过调整体内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适用于希望采用传统中医药疗法的患者。
-
针灸:
-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达到舒缓疼痛的目的。
-
就医检查:
- 如果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B超等检查,排除结石未碎掉或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