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统筹支付通常是指医保基金对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进行的支付,这部分费用是由医保统筹基金承担的,不会直接扣医保卡里的钱。医保卡里的钱,即个人账户余额,主要用于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说明:
个人自付费用
起付线以下费用:在医保报销起付线以下的费用,需要个人自行承担,可以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
乙类先行自付费用:对于医保乙类目录中的药品和服务,需要个人先行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也可以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
按比例自付费用: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根据医保政策规定,个人需要按一定比例自付的费用,可以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
个人自负费用
自负段费用:当年医保个人账户用完后,需要个人以现金方式支付的自付费用,这部分费用不能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
统筹基金与个人共负段费用:年度内自负累计超过规定额度后,进入统筹基金与个人共负段,医疗费用根据医院等级,由医保统筹基金与个人按不同比例分担,个人分担的部分可以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
个人自费费用
医保目录范围外费用:医保三大目录范围外的自费药品、自费医疗服务项目、自费医用耗材等费用,医保统筹基金不报销,也不能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需要个人全额自费承担。
起付线以下费用
支付方式: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可以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也可以用现金支付。
综上所述,医保统筹支付不会直接扣医保卡里的钱,医保卡里的钱主要用于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在实际就医过程中,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可能会因地区政策、医疗机构的规定以及个人医保账户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就医前,仔细了解当地的医保政策和医院的规定,以便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