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山老中医于2013年6月去世。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信息。
李寿山老中医的去世时间和原因
去世时间
李寿山老中医于2013年6月去世。
去世原因
李寿山老中医在患病期间仍然坚持在大连市中医医院行医看病、纳徒授课,即使在病中神识恍惚间,遇到去探视他的亲朋好友,他都会抓起人家的手,搭脉开方,反复叮嘱。
李寿山的医学成就和贡献
医学成就
- 学术思想:李寿山在脾胃学说方面有深入研究,提出了从“痞、痈、痢”治疗消化病的独特辨证思路,倡导调理脾胃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治疗方法:他创拟了补中消痞汤、清中消痞汤、和中消痞汤等多个效验方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 科研:李寿山主持的研究课题“辨证治疗胃痞(萎缩性胃炎)临床及微机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消痞灵防止胃痞恶化(萎缩性胃炎、癌前状态)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贡献
- 患者评价:李寿山对患者认真负责,治愈了无数患者,上至共和国将军、外国元首,下至平民百姓,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 医学传承:他不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积极培养弟子,将自己的学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培养了一批高级中医人才。
李寿山的养生秘诀
食疗
李寿山注重饮食均衡,喜欢吃玉米粥、花生仁、豆腐等粗杂粮,晚饭爱吃大蒜来助食欲,偶尔会喝少量的黄酒或啤酒,但从不抽烟。
作息规律
他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晚上10点前上床睡觉,早上4点左右起床,进行一系列的养生锻炼,如按摩腰眼、搓手抚面等。
动静结合
李寿山认为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但也要注意动静结合,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而静心思考则可以修身养性。
自得其乐
他提倡自得其乐、不生闲气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仅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还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李寿山的医学传承
传承工作室
李寿山的传承工作室由他的弟子于家军主持,继续传承和发扬李寿山的学术经验,工作室包括诊室与观摩室、资料室,收集整理了李老的大量珍贵资料。
弟子传承
李寿山门下的二十余位弟子都学有所成,各有建树,继续在他的学术思想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实践。
李寿山老中医于2013年去世,但他留下的医学成就和养生秘诀仍然在传承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对现代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弟子们继续在他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寿山老中医的医术和治疗方法有哪些特点
李寿山老中医,出生于1922年,是山东省平度市著名的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了一代名医。他在医术和治疗方法上有许多独特之处,以下是对李寿山老中医医术和治疗方法特点的详细介绍:
医术特点
- 擅治脾胃病和癌症:李寿山老中医特别擅长治疗脾胃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此外,他在癌症治疗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先后主持了3项国家癌症研究项目,获得了广泛认可。
- 独特的辨证思路:他提出了从“痞、痈、痢”治疗消化病的辨证思路,即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痞”论治,消化性溃疡从“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从“痢”论治,这一思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治疗方法特点
- 三结合思路:李寿山老中医倡导继承发扬与开拓创新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结合、辨证论治与效验秘方结合的“三结合”思路,这一思路使他在临床治疗中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活血化瘀法:他在治疗瘀血证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活血八法”,包括行气活血法、温阳活血法、祛瘀生新法等,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瘀血证。
- 效验方剂:李寿山老中医创制了多种效验方剂,如补中消痞汤、清中消痞汤、和中消痞汤等,这些方剂在临床上对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李寿山老中医的出诊时间和挂号方式
李寿山老中医已于2013年6月2日去世,因此他目前不再出诊。不过,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仍然影响着后世的医学界。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李寿山老中医的信息,可以参考他的弟子和传承工作室的出诊安排。
李寿山老中医的出诊时间和挂号方式
- 出诊时间:李寿山老中医的出诊时间因医院和日期而异,建议您通过医院官网或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的出诊信息。
- 挂号方式: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挂号:
- 微信公众号:搜索“大连市中医院”进行预约。
- 电话:拨打0411-82681738转2219进行咨询。
- 现场: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李寿山老中医的学术传承
- 传承工作室:李寿山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其传承工作室得以传承。工作室由他的弟子于家军主持,提供中医专家的出诊服务。
- 弟子和传承:李寿山老中医培养了近20名中医高级人才,他们现在大多活跃在中医科研和临床第一线。
李寿山老中医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案例有哪些
李寿山老中医,出生于1922年,是山东省平度市著名的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了一代名医。他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脾胃病和癌症治疗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以下是关于李寿山老中医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案例的详细介绍:
中医理论
- 学术思想:李寿山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深受《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影响,强调中医学的文化、哲学及古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特征。他主张溯源以识流,认为《内经》根据《周易》关于“象”、“阴”、“阳”的实践和理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构建了中医的理论体系。
- 急病重症,治用经方:李老潜心研究仲景学说五十余载,师法不泥,自出机杼,临大证敏于思索,用经方尤有卓见,每获良效,转危为安。他认为经方配伍法度严谨,药专效速,用经方辨证识病贵在准确活用。
- 杂病沉疴,善理脾胃:李老在学术思想上注重以胃气为本,对脾胃学说致力研讨,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居中州,乃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故临床治疗中应处处刻意于调治脾胃,兼安五脏。
- 通诸家,师法不泥:李老学崇仲景,而又不拘泥一家之说,对内伤杂病运筹帷幄,广收博采百家之长,临床实践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详察舌脉,明辨血淤:李老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认真观察了“舌下络脉”的色泽形态变化,提出了“舌下络脉”对血症的辨证论治具有特殊诊断价值,从而为运用活血化瘀法则提供了有力的客观依据。
临床案例
- 补中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李寿山老中医自拟的补中消痞汤,由黄芪、党参、枳实、桂枝、炒白芍、丹参、炙甘草、生姜、大枣、白术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温中、导滞消痞的功效。临床应用中,该方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病状有显著疗效。
- 清中消痞汤治疗浅表性胃炎:清中消痞汤由太子参、麦门冬、制半夏、柴胡、生白芍、炒栀子、丹皮、青皮、丹参、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养阴益胃、清中消痞的功效。该方剂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状。
- 和中消痞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和中消痞汤由党参、制半夏、黄连、丹参、蒲公英、白芍等药物组成,具有和中消痞、调和脾胃的功效。该方剂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病状有显著疗效。
- 清化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清化益肾汤由黄芪、冬葵子、土茯苓、益母草、白茅根、丹参、益智仁、白术、当归、浙贝母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化瘀、清利湿热的功效。该方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病状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