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流程科学严谨,旨在精准打击肿瘤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以下是肿瘤医院放疗的完整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放疗前准备阶段
病情评估与方案制定
- 患者需提供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门诊、住院病历、手术记录、病理结果、影像资料等。
- 放疗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和临床特征,组织多学科团队讨论,制定个体化的放疗方案,明确放疗目标、方式及剂量。
知情同意
-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放疗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治疗过程,患者需签署放疗知情同意书。
身体准备
- 患者需调整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 针对头颈部肿瘤患者,需进行口腔处理(如拔牙),并确保创面愈合后再开始放疗。
二、放疗定位与计划制定
体位固定与模拟定位
- 患者躺在模拟CT定位床上,采用激光灯对位和真空垫、热塑面膜等技术固定体位,确保每次治疗体位一致。
- 进行CT扫描,获取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精确图像。
靶区勾画与计划设计
- 放疗医生根据影像资料勾画肿瘤靶区(GTV、CTV、PTV)及危及器官(OAR)。
- 放疗物理师根据医生的要求,利用放疗计划系统设计最优的剂量分布方案,确保靶区剂量充足且正常组织受量最小。
计划验证与确认
- 放疗技术员会验证计划的准确性,并进行剂量验证,确保治疗计划符合质量要求。
三、放疗实施阶段
设备准备
- 使用放疗加速器进行治疗,目前主流技术包括调强放射治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等。
治疗过程
- 患者按照定位时确定的体位躺下,放疗技术员进行位置确认后开始治疗。
- 治疗时间通常每次10-30分钟,每周治疗5天,持续数周。
四、放疗后的随访与康复
副作用管理
- 放疗后可能出现皮肤反应、疲劳、恶心等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定期随访
- 患者需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肿瘤复发情况。
- 医生会根据随访结果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五、注意事项
保持体位固定
- 放疗过程中需保持体位不变,以免影响治疗精度。
保护定位标记
- 患者身上的定位标记(如点、线)切勿擦掉,以免影响后续治疗。
加强营养与休息
- 放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身体负担。
通过以上流程,放疗能够精准打击肿瘤,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才能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效果。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