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的研发是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里程碑。了解谁发明了新冠疫苗第一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疫苗研发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新冠疫苗的发明者
陈薇院士团队
- 陈薇院士:陈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她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的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联合开发了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并在2020年3月16日获得了临床试验批准。
- 专利授予: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杨晓明博士
杨晓明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他在新冠疫苗研发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发了新冠灭活疫苗,并在2020年12月31日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附条件上市批准。
新冠疫苗的研发历程
研发阶段
- 研究阶段:从发现病毒到疫苗研究的开展,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包括病毒结构、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 临床试验阶段:经过基础研究后,需要对潜在疫苗进行临床试验,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临床试验分为I期、II期和III期,分别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
临床试验的具体进展
- I期临床试验:主要测试疫苗的安全性,通常在少量健康志愿者中进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在2020年4月12日于河南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在同一天完成了第一针注射。
- 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进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疫苗在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开展了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保护效力为72.51%。
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和有效性
常见副作用
- 一般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硬结,以及发热、乏力、头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 较严重副作用:如急性过敏反应,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治疗。
保护效果
- 短期保护:接种第一针后14天内,疫苗对所有症状的整体保护效果为68.83%,对重症的保护效果为95.47%。
- 长期保护:虽然第一针提供了初步保护,但完整的两剂接种(对于需要多次接种的疫苗)能提供更持久和更高的保护效果。
新冠疫苗的研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挑战。陈薇院士团队和杨晓明博士等科学家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们的努力不仅加速了疫苗的研发进程,也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这些疫苗已被证明在短期内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尽管长期保护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批准过程是怎样的?
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批准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严格的监管要求。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解析:
疫苗研发的关键步骤
- 病毒分离和研究:首先,科学家需要从感染者身上分离出病毒,并对病毒的结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它是如何侵入人体、如何复制的。
- 疫苗设计和筛选:根据病毒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疫苗,例如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等。然后,在实验室里对这些疫苗进行筛选,看看哪种疫苗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 临床前实验:在疫苗候选分子筛选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临床前实验,以评估其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实验包括细胞毒性试验、动物免疫试验、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疫苗研发的关键环节,包括三个阶段:I期(临床前研究)、II期(小规模临床试验)和III期(大规模临床试验)。在这三个阶段中,科学家们需要对疫苗进行严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疫苗批准的流程
- 申报临床:疫苗研发企业需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药学、药理毒理、临床等不同专业的研究资料,审批通过后,企业会获发疫苗临床批件。
- 临床试验机构申请:企业需向监管部门提出疫苗一次性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申请,符合要求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一次性临床试验机构批件。
- 注册临床试验:即“人体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Ⅱ/Ⅲ期三个研究阶段。Ⅰ期临床试验初步考察人体安全性,Ⅱ期临床试验主要探索研究疫苗的剂量问题、是否有效,并考察进一步扩大人群后的安全性,Ⅲ期临床试验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设计,全面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生产与上市:如果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获得预期临床保护效果,且安全性良好,疫苗才能申报生产。经过国家审批、批量生产、抽样检查等多项程序之后,疫苗才能正式上市。
全球有哪些新冠疫苗品牌?
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品牌众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新冠疫苗及其特点:
国内新冠疫苗品牌
-
科兴中维新冠疫苗:
- 类型:灭活疫苗
- 特点:有效率高达94%,适用于多个年龄段,已在多个国家获得订单。
-
国药北生所新冠疫苗:
- 类型:灭活疫苗
- 特点:有效性超过90%,保存条件宽松,适合大规模接种。
-
国药武汉所新冠疫苗:
- 类型:灭活疫苗
- 特点:与国药北生所疫苗类似,有效性高,保存条件宽松。
-
康希诺新冠疫苗:
- 类型:腺病毒载体疫苗
- 特点:单针接种,有效性为65.7%,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
-
智飞新冠疫苗:
- 类型:重组蛋白疫苗
- 特点:需接种2剂次或3剂次,适用于18-59岁健康成年人。
-
康泰新冠疫苗:
- 类型:灭活疫苗
- 特点: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强大的抗体应答,适用于18-59岁成年人。
-
医科院生物所新冠疫苗:
- 类型:灭活疫苗
- 特点:Ⅰ、Ⅱ期临床试验显示高中和抗体阳转率。
国外新冠疫苗品牌
-
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
- 类型:mRNA疫苗
- 特点:有效性高达95%,需接种2剂,适用于16岁及以上人群。
-
Moderna新冠疫苗:
- 类型:mRNA疫苗
- 特点:有效性为94.1%,需接种2剂,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
-
阿斯利康-牛津新冠疫苗:
- 类型:腺病毒载体疫苗
- 特点:有效性为70.4%,需接种2剂,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
-
强生新冠疫苗:
- 类型:腺病毒载体疫苗
- 特点:单剂接种,有效性为66%-85%,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
-
俄罗斯卫星V新冠疫苗:
- 类型:腺病毒载体疫苗
- 特点:有效性为91.6%,需接种2剂,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
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后有哪些常见副作用?
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后,常见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局部反应:
- 接种部位疼痛: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通常在接种后几小时内出现,并在几天内自行缓解。
- 红肿或硬结: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或硬结,这些反应通常在接种后24至48小时内消失。
-
全身反应:
- 发热:部分接种者可能会出现低热,通常在接种后几小时内出现,并在短时间内消退。
- 乏力:感到疲倦或乏力是常见的副作用,通常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 头痛: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度头痛,通常可以通过休息缓解。
- 肌肉或关节酸痛:部分人可能会感到肌肉或关节酸痛,这也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
其他常见症状:
- 恶心、呕吐:少数接种者可能会出现恶心或呕吐的症状。
- 食欲不振:部分人可能会感到食欲不振或轻微的消化不良。
- 咳嗽、喉咙痛: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咳嗽或喉咙痛。
-
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
- 过敏反应:虽然罕见,但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或面部水肿。这种情况通常在接种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因此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至少30分钟。
- 血栓事件:极少数情况下,接种者可能会出现血栓形成的风险,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