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数量和类型是了解当地医疗资源分布的重要信息。以下是关于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详细介绍。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数量和类型
总数量
- 总数:安顺市共有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37家,其中包括公立医疗机构23家和民营医疗机构14家。
医院类型
- 综合医院:共有13家综合医院。
- 专科医院:共有11家专科医院。
- 中医类医院:共有6家中医类医院。
- 妇幼保健院:共有7家妇幼保健院。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具体名单
综合医院
- 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位于西秀区南水路7号。
- 平坝区人民医院:位于安顺市平坝区安平办事处公园路旁。
- 中航工业贵航三O三医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城关镇清镇街。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环翠路35号。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关索街道办事处滨河东路97号。
- 普定县人民医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穿洞街道办事处富强路81号。
专科医院
- 安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二环路。
中医类医院
- 安顺市中医院:位于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东段北侧。
- 平坝区中医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安平办事处公园路旁。
妇幼保健院
- 安顺市妇幼保健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东效路44号。
- 平坝区妇幼保健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安平办事处公园路旁。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医疗服务情况
编制和开放床位
- 编制床位:全市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共有编制床位9036张。
- 开放床位:共有开放床位11357张。
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
- 执业医师:共有执业医师3414人。
- 注册护士:共有注册护士5022人。
专科建设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安顺市共有4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 省级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共有19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共有37家,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这些医院在编制床位、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方面都具备较强的医疗服务能力,并且拥有多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
安顺市有哪些二甲及以上医院?
安顺市有以下二甲及以上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
- 安顺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35年,是贵州省最早建立的公立医疗机构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
- 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始建于1967年,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是大型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安顺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96年,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是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医院
- 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成立于1938年,是贵州省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 安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于1993年,是贵州省第一家以中西医结合命名的二级甲等医院。
- 普定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38年,是县域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 安顺市中医院:前身为安顺市西秀区中医院,2014年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15年升格为市级中医院。
- 安顺市平坝区中医院:成立于1984年,是平坝区唯一一所区属非营利性国有“二甲”中医医院。
- 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由西秀区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合并而成,是西秀区最大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位于关岭县,是一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
- 镇宁县人民医院:始建设于1951年,是一所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承担全县的医疗保健任务。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等级评审时间是何时?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等级评审时间主要集中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评审时间节点:
-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3年6月8日至9日进行了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审工作。
-
西秀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3月24日接受了“二甲复审”评审。
-
普定县人民医院:于2025年1月22日进行了“二甲”复评工作。
-
西秀区人民医院:于2025年2月17日正式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认定。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安顺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提供医疗服务:
- 这些医院负责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急诊、手术等。它们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处理各种常见病和复杂疾病。
-
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 医院通过设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它们还积极参与重点专科和学科的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
推动中医药发展:
- 部分医院(如安顺市中医院)专注于中医药服务,提供中医诊疗、康复、预防保健等服务,并致力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
-
加强公共卫生与应急救治:
- 医院承担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任务,提升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提供医疗救援。
-
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
- 通过医共体建设和对口支援,二甲及以上医院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
开展教学与科研:
- 这些医院不仅提供医疗服务,还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培养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