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两个主要院区:徐汇院区和浦东院区。虽然两个院区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提供的服务和医疗质量是相似的。以下是两个院区的主要区别和相关信息。
院区分布和交通
徐汇院区
徐汇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公安路270号,是肿瘤医院的老院区。该院区历史悠久,设施较为完善,主要服务于需要传统治疗的患者。徐汇院区由于历史悠久,周边交通和配套设施较为成熟,方便患者及其家属的出行和生活安排。
浦东院区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33号,是肿瘤医院的新院区。该院区环境较好,设备较新,主要服务于需要先进治疗技术的患者。浦东院区现代化的设施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患者,尤其是需要质子重离子治疗等先进技术的患者。
医疗服务
门诊和挂号
徐汇院区的门诊时间为8:00-11:30和13:30-16:30,周六照常营业。浦东院区的门诊时间为8:00-11:30和13:30-16:30,无周六。两个院区的门诊时间一致,但浦东院区由于设备新,吸引了更多需要先进治疗技术的患者。
住院和手术
徐汇院区和浦东院区均有丰富的住院和手术资源。浦东院区由于设备新,手术量和住院人次较多。浦东院区的先进设备和充足的资源使其在手术和住院服务方面具有优势,适合需要高难度手术和复杂治疗的患者。
科研和教学
科研能力
两个院区均具备强大的科研能力。徐汇院区是医院的主要科研基地,拥有多个国家级和市级科研平台。浦东院区近年来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质子重离子治疗领域。两个院区的科研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持。
教学资源
徐汇院区和浦东院区均承担大量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徐汇院区作为老院区,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浦东院区作为新院区,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医学生和年轻医生。两个院区的教学资源均较为丰富,为肿瘤治疗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
未来发展
国家癌症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癌症医学中心,计划围绕精准筛查、精准诊治和精准康复、质子重离子治疗、国家级病理中心等方面进行发展。创建国家癌症医学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国际合作
医院与多家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和俄罗斯布洛欣国家肿瘤医学研究中心。国际合作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两个院区在院区分布、医疗服务、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提供的服务和医疗质量是相似的。徐汇院区历史悠久,设施完善,主要服务于需要传统治疗的患者;浦东院区设备新,环境良好,主要服务于需要先进治疗技术的患者。两个院区在科研、教学和未来发展方面均具有强大的实力,为肿瘤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特色技术有哪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肿瘤治疗方面拥有众多特色技术,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技术亮点:
精准医疗技术
- 个性化精准治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精准治疗方面成绩斐然,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创新性地采用“免疫治疗+”模式,通过联合免疫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化疗:医院通过对患者的基因检测,精准分析其基因特征,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医生会针对性地选择靶向药物,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实现了疗效的最大化和副反应的最小化。
先进的放疗技术
- 质子重离子治疗:医院拥有国内领先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开业以来累计治疗患者6395例,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磁共振加速器:沪上首台磁共振加速器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实现了治疗全程可“透视”,精准杀灭肿瘤。
- 多模态肿瘤射频治疗系统:该系统只需一次插针即可实现多模态肿瘤治疗,术中可视化有利于实现肿瘤消融边界精准控制,方便医生操作,优势明显。
创新的外科手术技术
- 微创化外科手术:医院在微创外科手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开展了多个专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加快了患者恢复。
- 胰腺癌手术创新:胰腺外科团队发明的“乳头状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新方法,将术后胰瘘率从国际上的15%~20%降到7%,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其他特色技术
- ADC药物治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种“精准制导”的肿瘤治疗手段,能够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 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医院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AI成像采样和深度学习图像重建,提升了肿瘤影像诊断的精准度,并通过智慧医疗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哪些知名的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拥有众多知名的专家,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专家及其专长:
肿瘤内科
- 王红霞:擅长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胃肠肿瘤等。
- 张晓伟:专注于肿瘤内科的综合治疗。
- 曹君:在肿瘤内科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病理科
- 罗志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擅长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胸外科
- 陈海泉:专注于胸部肿瘤的规范化、精准化治疗。
- 张裔良: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
- 相加庆:擅长肺癌、食管癌及胸部肿瘤的微创伤根治性手术治疗。
放疗科
- 章真:放疗科主任,擅长胃肠道肿瘤、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盆腔肿瘤的放疗。
- 沈春英:在放射治疗各种肿瘤方面有丰富经验。
- 区晓敏:专注于肿瘤放疗的精准治疗。
妇科肿瘤
- 吴小华:擅长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
- 叶双:专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
- 单波儿:在妇科肿瘤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乳腺外科
- 邵志敏:在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有深厚造诣。
- 胡震:擅长乳腺恶性肿瘤的各类手术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
- 余科达:专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胰腺外科
- 虞先濬:在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很高知名度。
- 刘文生:擅长胰腺癌的综合治疗。
- 徐晓武:专注于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
大肠外科
- 徐烨:擅长结肠癌、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 马延磊:专注于大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梁磊:在大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胃外科
- 王亚农:擅长胃癌、贲门癌的综合治疗。
- 刘晓文:专注于胃恶性肿瘤的多学科MDT建设。
神经外科&骨软组织外科
- 曹依群:擅长颅脑肿瘤、脊髓脊柱肿瘤的显微精准外科治疗。
- 郝斌:专注于疑难复杂肿瘤的综合诊疗。
肝胆外科
- 王鲁:擅长肝癌、胆囊癌的综合治疗。
- 朱卫平:专注于肝胆肿瘤的外科诊治。
泌尿外科
- 戴波: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肾脏肿瘤的诊治。
- 朱耀:专注于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肿瘤预防和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有哪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肿瘤预防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最新成果,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成果: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
- 成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团队研发了首个“多基因模型”,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精准化疗方案。
- 影响:该方案显著提升了高危患者的生存率,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上,影响因子高达93.6分。
宫颈癌研究
- 成果:吴小华教授团队发现了m6A修饰的环状RNA circSTX6在宫颈癌恶性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揭示了其通过SPI1和IL6/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行为的分子机制。
- 影响:该研究发表在《Oncogene》上,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小细胞肺癌研究
- 成果:陈海泉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曹志伟教授团队合作,通过整合空间多组学技术,揭示了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异质性与免疫微环境的动态互作机制,并发现了可预测免疫疗效及患者预后的“mt2”细胞群落生态位。
- 影响:该研究发表在《Cancer Cell》上,为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