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校长和党委书记是学校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了解当前及历史上上海交大的校长和党委书记对于理解学校的发展和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书记和校长
书记:杨振斌
杨振斌,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杨振斌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领导经验。他在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期间,积极推动学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治理水平。
校长:丁奎岭
丁奎岭,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河南永城人,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丁奎岭教授在有机化学和绿色化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曾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作为校长,他全面主持学校的行政工作,致力于推动学校的科研、教育和国际化发展。
历史上的书记和校长
校长:朱物华
朱物华,1902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镇海,电机工程专家,中国电机工程界先驱,教育家。19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朱物华校长在任期间,积极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长:林忠钦
林忠钦,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于浙江宁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林忠钦校长在机械工程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带领学校在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在学校治理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杨振斌教授和丁奎岭院士分别担任党委书记和校长,他们在各自领域内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共同推动着上海交通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历史上的校长如朱物华和林忠钦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交大校长是谁?
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他于2023年担任校长职务。
丁奎岭,男,1966年3月出生于河南永城,1981年-1987年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本硕连读),1987年-1990年在南京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后赴日本龙谷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曾在郑州大学任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他被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上海交大书记是谁?
上海交通大学的党委书记是杨振斌。他于2020年3月起担任该职务,并在2025年2月的干部大会和党委全会上继续履行职责,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改革。
上海交大的历史沿革和重要里程碑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交”或“交大”)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历史沿革和重要里程碑如下:
历史沿革
- 创办起源:1896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以“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为宗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
- 更名与发展: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隶属国民政府,成为涵盖工、理、管的多学科大学。抗战时期西迁重庆坚持办学,战后回迁上海。
- 西迁与分设:1956年响应国家战略,主体迁至西安(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部分保留少量院系,1959年独立为上海交通大学。
- 合并与扩张:1999年合并上海农学院,拓展农业学科。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强化医学领域,成立医学院。
重要里程碑
-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秉承“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在高等教育改革、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978年,率先组织教授代表团访美;1981年首次接受海外巨额捐赠;1984年,***接见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代表,肯定诸如人事分配制度、学分制等改革举措。
- 21世纪:2001年,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形成综合性学科体系,医学学科实力显著提升;2014年,国家批准《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以“制度激励”为核心,推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
- 近期发展:2016年,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2019年,“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