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多个学院和直属系。以下是关于上海交通大学分院校的详细信息。
新成立的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25年2月19日,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系。该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进一步专业化和学科优化,有助于提升该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同样成立于2025年2月19日,前身为自动化系。该学院的成立反映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自动化和感知技术领域的重视和发展,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自动化技术人才。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也是在2025年2月19日成立的,前身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学院的成立进一步巩固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方向。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25年2月19日,并与2024年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该学院的成立体现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电子信息和集成电路领域的综合实力,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其他分院和直属系
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多个附属医院和研究所。医学院的成立使得上海交通大学在医学领域具备了更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
工学院
工学院的学科包括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等。工学院的多个学科设置使其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实力,特别是在船舶、机械、电子和材料科学等方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涵盖了法学、管理、语言等多个学科。人文学院的成立体现了上海交通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视,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分院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科研实力
上海交通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大的科研实力是上海交通大学各分院和直属系的重要优势,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
国际化战略
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和教师,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
人才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注重人才培养,拥有丰富的本科、硕士和博士项目,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上海交通大学各分院和直属系的共同目标,旨在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多个学院和直属系,包括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计算机学院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等新成立的学院,以及医学院、工学院和人文学院等。这些学院和直属系在各自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特色,共同构成了上海交通大学强大的学科体系。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和推进国际化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上海交大分院校有哪些专业
截至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徐汇、黄浦、七宝、长宁、崇明、浦东7个校区共设有34个学院/直属系,本科专业75个。以下是部分学院及其专业的介绍: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院)
-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其他学院及专业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
- 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 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 药学院:药学
- 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
-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
- 法学院:法学
-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
- 外国语学院:英语、德语、法语、日语
- 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
- 农业与生物学院:动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上海交大分院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上海交通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如下:
3+3高考模式地区
-
北京市:
- 上海交通大学:01组676分,996位(物理、化学);02组686分,478位(不限);03组687分,448位(物理、化学);04组684分,459位(物理、化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组676分,996位(物理、化学);02组668分,1557位(物理、化学)
-
天津市:普通批A段专业组5、6、7均为674分,全市排名638位
-
上海市:
- 上海交通大学:01组580分以上,2684位以内(物理、化学);Q2组580分以上,2684位以内(物理、化学);Q3组580分以上,2684位以内(物理、化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组580分以上,2684位以内(物理、化学);Q2组573分,3676位(物理、化学);Q3组567分,4662位(化学)
-
浙江省: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702分
-
山东省: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55分
-
海南省:
- 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组02,819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业组01,808分
3+1+2高考模式地区
-
河北省:
- 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60分
- 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52分
-
山西省:
- 理科类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75分
- 文科类本科一批A类普通类:634分
-
内蒙古自治区:
- 理科类本科一批普通类:693分
- 文科类本科一批普通类:627分
- 理科类本科提前批:644分
- 文科类本科提前批B:580分
-
河南省:
- 理科类本科一批农林矿类专业:663分
- 理科类本科一批其他单列专业:683分
- 理科类本科一批普通类专业:693分
-
陕西省:
- 理科类本科一批国家专项计划:670分
- 理科类本科一批普通类:696分
- 文科类本科一批国家专项计划:618分
- 文科类本科一批普通类:634分
-
四川省:文科类本科一批普通类639分
-
湖南省:
- 上海交通大学第103组(历史类):650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304组(国家专项,历史类):625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105组:688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106组:675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308组(国家专项):663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01组:679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02组:642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303组(国家专项):660分
-
江西省:
- 上海交通大学第101组(历史类):652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161组(国家专项,历史类):636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501组:679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502组:665分
- 上海交通大学第561组(国家专项):642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501组(临床八年):674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502组:658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503组(护理类):602分
-
广东省:
- 上海交通大学201组:656分
- 上海交通大学204组(中外合作办学):668分
- 上海交通大学203组:674分
- 上海交通大学202组:687分
-
江苏省:
- 上海交通大学01专业组(不限):654分
- 上海交通大学02专业组(化学)(中外合作办学):670分
- 上海交通大学03专业组(化学):676分
- 上海交通大学04专业组(化学):688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专业组(化学):659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2专业组(化学):673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3专业组(化学):688分
-
黑龙江省:物理组678分,历史组671分
-
福建省:
- 历史类本科批:639分
- 物理类:681分
其他地区
-
云南省:理科类本科一批普通类682分
-
青海省:理科类本科一段普通类646分
-
宁夏回族自治区:理科本科一段普通类648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理科本科一段普通类646分
上海交大分院校有哪些知名的校友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各个分院校培养了大量杰出校友,以下是一些知名校友的介绍: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院)
- 钱学森:1929-1934年在交大学习机械工程专业,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 ***:1947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丁关根: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中国***前高级领导。
- 王安:1936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计算机专家,王安电脑的创办人。
- 汪道涵:1932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物理系,前上海市市长、前海协会会长。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
- 刘友梅:1961年毕业于电力机车专业,中国电力机车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学院
- 刘芹:1997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
- 计越:1998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红杉资本合伙人。
- 张斐:1994年毕业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五源资本合伙人。
- 毛丞宇:1993年毕业于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
- 朱天宇:1999年毕业于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
- 王啸:2006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九合创投创始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潘健生:1959年毕业于冶金系,材料热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曾恒一:1961年毕业于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海洋石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闻雪友:1962年毕业于涡轮机专业,中国舰船燃气轮机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亚珠:1962年毕业于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强伯勤: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龙乐豪:1963年毕业于自动控制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 赵连城:1963年毕业于冶金系,材料物理与信息功能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谢绳武:1966年本科毕业于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 许晓鸣:1987年毕业于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 陈赛娟: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血液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丁文江:1978年本科毕业于铸造专业,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上海市科委副主任。
- 陈竺:198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卫生部部长。
- 倪军:1982年毕业,密歇根大学教授,吴贤铭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主任。
- 林忠钦:1982年本科毕业于船舶工程系,交大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 顾敏:1982年本科毕业于物理系,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光电子学首席终身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