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这一节日的设立源于1929年,当时国民政府卫生部提出“废止中医案”,引发了一场中医界的强烈抗争。为了纪念这场抗争的胜利,并弘扬中医中药文化,医学界人士将每年的3月17日定为“国医节”。
背景与意义
- 设立背景:1929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上提出“废止中医案”,试图取消中医中药。这一提案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最终抗争成功。
- 设立目的:国医节的设立旨在纪念中医界的抗争胜利,同时希望中医中药能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得到弘扬和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文化意义
国医节不仅是对中医历史的纪念,更是对中医文化价值的肯定。中医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强调“治本”和整体观,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医节的设立有助于提升中医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