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合作区横跨深圳的南山区和宝安区,是深圳的重要经济功能区。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前海合作区的行政区划
根据现有资料,前海合作区的总面积已从最初的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覆盖了南山区和宝安区的部分区域。
2. 前海合作区的历史背景与扩展范围
- 设立与扩展:前海合作区于2010年设立,并在2015年升级为自贸区。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将前海合作区的范围大幅扩展,新增了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机场及周边片区、宝安中心区及大铲湾片区。
- 区域特点:前海合作区享有“计划单列市”的行政定位(副省级),是深圳未来的城市新中心,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
3. 前海合作区的管理机制
前海合作区采用“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的管理模式,由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统筹管理。这种模式旨在实现区域治理的创新,推动前海的高质量发展。
4. 前海合作区的定位与意义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海合作区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以金融与科技为核心驱动,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其设立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深圳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综上,前海合作区既属于南山区,也属于宝安区,是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功能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