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康复的现状如下:
庞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老年康复需求缺口逐年增长。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亿,占比18.7%。其中超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占全国慢性病人口负担50%以上,约12%老人处于失能状态,预计25%以上的老人需要全方位照护,最少有4000万以上老人需要康复及护理服务,且这一需求将随老龄化加剧、人均寿命延长而持续上升。
逐步完善的康复服务体系
我国康复医疗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08年以来康复医院数量逐年递增,2022年达814家,2023年约844家。此外,还有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门诊/诊所、康复医疗院及病残护理院等准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床位供给量也在增长,2020年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数约30万张,但康复床位缺口预计高达40万张。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老年康复服务面临人才缺口,2020年我国康复医院执业医师仅1.42万人,执业治疗师仅1.64万人,而按原卫生部标准,康复医院医师数量至少应为4.5-6万名,康复治疗师数量至少应为9-12万名。2022年目标是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但实际数量仍远低于需求。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高度重视康复医疗,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老年康复事业发展。如《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等,旨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等。
康复类器械市场潜力大
随着老年康复需求增长,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得到推动,需求总量达约1287亿元,在康复科、康复机构、养老机构等多方需求潜力下,增量空间大。同时,智慧养老趋势下,健康预警设备、吃药提醒设备等新型康复类器械存在较大开发空间。
养老机构与康复机构融合发展趋势
康养一体的养老机构与康复机构可相互转化互补,其结合模式可配备专业医护人才,同时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双方在服务上可进行补位。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数仍无法满足老年群体需求,2020年底养老服务床位823.8万张,平均每千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约为32.4张,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