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称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卓越贡献和影响力的中医专家的荣誉称号。以下是关于全国名中医称号的详细信息,包括评选背景、标准、流程、历届名单及其意义。
全国名中医称号的评选背景
创办时间和机构
- 创办时间:全国名中医评选自2017年首次开展。
- 创办机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组织实施。
评选目的
- 激励和表彰:通过评选全国名中医,旨在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
- 树立行业标杆:表彰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名医名家,树立行业标杆。
评选标准和流程
评选条件
- 基本条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医药事业,品行端正,医德高尚。
- 专业经验:从事中医临床或炮制、鉴定等中药临床使用相关工作35年以上,仍坚持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 学术成就:中医药理论造诣较为深厚,学术成果丰硕,学术经验丰富,在传承学术、培养继承人方面有显著成效。
评选程序
- 基层推荐:各基层单位提出推荐人选,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
- 省级推荐:省级推荐单位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初审推荐人选。
- 初审和公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推荐材料进行初审,省级推荐单位在本地区范围内对初审通过人选进行公示。
- 复审和确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复审,报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拟表彰人选,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示。
历届全国名中医名单
第一届全国名中医名单
- 名单:包括丁丽仙、王阶、王檀等知名中医专家。
- 人数:共评选出101名全国名中医。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名单
- 名单:包括丁丽仙、王阶、王檀等知名中医专家。
- 人数:共评选出101名全国名中医。
评选意义和影响
对中医药事业的推动作用
- 激励作用:评选全国名中医能够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传承创新:通过表彰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和创新。
对社会的影响
- 树立榜样:全国名中医的评选和表彰有助于树立行业标杆,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
- 国际认可:中医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认可,全国名中医的评选也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形象。
全国名中医称号的评选旨在表彰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专家,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通过严格的评选标准和流程,确保评选出的名中医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历届全国名中医名单展示了中医药领域的卓越人才,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名中医评选标准是什么?
全国名中医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基本条件:
-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医药事业,品行端正,医德高尚。
- 从事中医临床或炮制、鉴定等中药临床使用相关工作35年以上,仍坚持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 具有主任医师、主任药师或同等专业技术职务。
- 中医药理论造诣较为深厚,学术成果丰硕,学术经验丰富,在传承学术、培养继承人方面有显著成效。
- 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在全行业有较大影响,在群众中享有良好声誉。
-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无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
-
推荐名额和程序:
- 评选名额为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获得者100名,实行差额推荐,推荐名额为112名。
- 评选程序包括基层推荐、推荐单位申报、初审、复审、确定表彰人选等环节,严格执行“两审三公示”制度。
-
评选条件(详细):
- 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医德医风:医德高尚,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无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
- 专业能力: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在传承学术、培养继承人和传承团队建设方面有较大建树。
- 工作业绩:从事中医临床或炮制、鉴定等中药临床使用相关工作35年以上,仍坚持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疗效显著。
-
其他要求:
- 评选工作要严格按照评选推荐条件进行,坚持以政治表现、医德医风、学术成就、技术经验、群众公认作为衡量标准。
- 推荐单位要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在下达名额内报送推荐对象有关材料,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组织人事部门意见,不得重复推荐或超额推荐。
全国名中医有哪些?
全国名中医是由国家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的,是中医药领域的杰出代表。以下是部分全国名中医的名单:
第一届全国名中医(2017年评选)
-
北京
-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
- 田德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危北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李文瑞,北京医院
- 陈彤云(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聂惠民(女),北京中医药大学
- 郭赛珊(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朴炳奎(朝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孙树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余瀛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 钱英,首都医科大学
- 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上海
-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
- 蔡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沈自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天津
- 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
- 陈宝贵,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 武连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黄文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重庆
- 王辉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张西俭,重庆市中医院
- 郭剑华,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
河北
- 刘亚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刘启泉,河北省中医院
- 姚希贤,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河南
- 丁樱(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毛德西,河南省中医院
- 崔公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山东
- 丁书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
- 张鸣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山西
- 王晞星,山西省中医院
- 孙郁芝(女),山西省中医院
- 贾六金,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陕西
- 杨震,西安市中医医院
- 孟如(女),云南中医学院
- 张沛霖,昆明市延安医院
-
海南
- 张永杰,海南省中医院
- 林天东,海南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
-
四川
- 张之文,成都中医药大学
- 张发荣,成都中医药大学
- 陈绍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甘肃
- 王自立,甘肃省中医院
- 张士卿,甘肃中医药大学
- 刘宝厚,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内蒙古
- 米子良,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 阿古拉(蒙),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
新疆
- 买买提艾力·阿木提(维),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
- 金洪元(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 周铭心,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
西藏
- 旺堆(藏),西藏藏医学院
- 格桑平措(藏),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藏医医院
- 朗嘉(藏),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藏医医院
-
青海
- 王常绮,青海省中医院
- 陆长清,青海省中医院
- 桑杰(蒙),青海省藏医院
-
宁夏
- 邢世瑞,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 陈卫川(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
- 高如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医药研究所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2022年评选)
-
北京
- 李曰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李乾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张炳厚(满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郁仁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
- 郭维琴(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王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林兰(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周超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史载祥,中日友好医院
- 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
-
上海
- 何嘉琳(女),杭州市中医院
-
天津
- 陈宝贵,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
重庆
- 刘华宝,重庆市中医院
-
河北
- 冯五金,山西省中医院
-
山西
- 刘光珍,山西省中医院
-
辽宁
- 田振国,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田维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杨积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吉林
- 张良英(女),云南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
- 李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杨华,海南省中医院
- 杨骏,安徽省中医院
-
江苏
- 连建伟,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连方(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安徽
- 何晓晖,江西中医药大学
- 张佩青(女),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
福建
- 李灿东,福建中医药大学
- 肖定远,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
江西
- 何念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
-
山东
- 连方(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河南
- 赵文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赵文霞(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赵继福,长春市中医院
-
湖北
- 杜惠兰(女),河北中医学院
- 李兴培,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湖南
- 尤昭玲(女),湖南中医药大学
-
广东
- 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重庆
- 乐德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四川
- 吴以岭,河北以岭医院
-
云南
- 张奇文,潍坊市中医院
-
陕西
- 刘华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甘肃
- 张志明,甘肃省中医院
-
青海
- 邓尔禄,青海省中医院
-
宁夏
- 何成瑶(女),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新疆
- 卡洛(藏族),果洛州藏医院
- 旦松扎巴(藏族),索县藏医院
-
西藏
- 旺堆(藏),西藏藏医学院
-
内蒙古
- 苏木亚(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
-
新疆
- 买买提·哈斯木(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
全国名中医的评选流程是什么?
全国名中医的评选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基层推荐:
- 各基层单位提出推荐人选,听取本单位干部职工和纪检部门意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在本单位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 公示内容包括评选条件、推荐对象基本情况、主要事迹等,公示结束后逐级上报推荐审核。
-
推荐单位申报:
- 省级推荐单位对推荐程序的规范性、推荐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推荐对象基本情况、主要事迹等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
- 提出初审推荐人选,并按照推荐的优先程度进行排序后,将推荐材料报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初审和省级公示:
-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省级推荐单位报送的推荐材料进行初审,反馈初审通过人员名单。
- 初审通过后,省级推荐单位在本地区范围内对初审通过人选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将公示情况、处理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
复审和全国公示:
-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建议表彰人选,报请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拟表彰人选,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示。
-
确定表彰人选:
- 根据推荐、评审和公示情况,由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表彰人选。
-
奖励办法:
- 对评选出的表彰人选授予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