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历史悠久,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以下是一些齐河历史上的名人:
-
房守士 (1537-1604),字升甫,号备吾,齐河伦镇人(备注: 伦镇历史上属于齐河,建国后划归禹城)。他生而颖异,刚刚步入学堂就崭露头角,是齐河有名的文学之士。
-
王宫臻 (明末政治家,文学家),字洁修,别号瑞卿。虽然仕途不顺,但著作颇丰,例如《女四书》、《文豹一斑》,纂修《北新关志》、《王氏同宗合传》等,并写下许多诗词,文采斐然,在山东一带颇有名声。
-
王祝晨 (王世栋,字祝晨,绰号“王大牛”),山东现代教育的肇始者,山东教育事业的先驱、“民国时期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山东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被称为“山东的胡适之”。
-
李仙洲 (原名李守瀛,字仙洲),国民党陆军中将。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该校教导第一团排长、连长。1926年起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1931年任第三师第九旅旅长。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1960年11月特赦后回山东。后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顾问等职。
-
贾迺甫 (号石亭),山东省最早的***员之一。1923年任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委员长;8月,贾迺痡代表山东“社青团”去南京出席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同年,积。
-
晏婴 (即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齐河县晏城镇为晏婴采邑之地,故得名“晏”。晏婴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执政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
韦逢甲 (1796-1842),字毓春,山东齐河县桑梓店镇三官庙人。清朝时期的抗英将领,道光十六年的进士,中进士后担任知县,**战争爆发后,奉命督造大炮,并且办理乡勇,后后人英军的作战中光荣殉国。
-
郝龙 (1916-1949),齐河县孙耿乡潘家村人。民国时期的革命烈士,在读书的时候应参与革命运动被学校开除,后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期间入党,抗战爆发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中牺牲于安阳。
-
刘同武 (1899-1960),又名刘同铭,原籍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近代著名的快书演员,擅长《武松传》,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续编了很多章节,成为一个系列,解放后病逝。
-
万晓塘 (1916-1970),齐河县的老革命,出生于民国时期,自幼读书,后考入惠民乡村师范学习,积极阅读进步书籍,抗战爆发后加入***,从事革命活动,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解放后长期在天津工作,后心脏病病逝。
这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齐河县乃至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