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简称“山西大二院”)骨科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以下是关于该医院骨科主任的详细信息。
现任骨科主任
冯毅
冯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主任。他在脊柱外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脊柱肿瘤、脊柱感染、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积累。
冯毅主任不仅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色,还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率先在省内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并开展了多项创新手术,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赵斌
赵斌,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他同时担任山西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是山西省骨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赵斌院长在脊柱外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他的团队在2024年斩获了华夏医学科技奖,进一步证明了其在骨科领域的卓越贡献。
骨科团队介绍
团队构成
山西大二院骨科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现有医护人员346人,其中博士48人、硕士67人,高级职称80人。科室设有七个亚专业(创伤、脊柱、关节、骨肿瘤、显微手外、小儿骨科和骨整复)和十七个子专业。
该团队不仅在医疗技术上有深厚的基础,还在科研和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室年均门诊量27万人次,收治住院2.1万余人次,年手术量14000余台,显示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高效性和影响力。
亚专业设置
骨科下设七个亚专业,包括创伤、脊柱、关节、骨肿瘤、显微手外、小儿骨科和骨整复,每个亚专业下又设有多个子专业,涵盖了骨科领域的各个方面。这种细致的专业划分使得科室能够在各个细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治疗,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
科研与教育
科研成就
山西大二院骨科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科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86余篇,其中SCI收录154篇。科室还获得了多项省科技进步奖项和发明专利。
科研是科室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科室在骨科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
教育培训
科室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国际学院、晋祠学院、汾阳学院等多个专业的临床理论课程、手术学实习、课间见习、生产实习工作。同时,科室还是山西省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社会规培生和并轨研究生的住培工作。
教育培训是科室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科室不仅为骨科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医疗人才,还提升了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科室荣誉与成就
荣誉与奖项
山西大二院骨科多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科室还被评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等。
这些荣誉和奖项不仅是对科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的认可。科室在全国乃至国际骨科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在现任主任冯毅和赵斌的带领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和科研成就。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设有多个亚专业,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不断的科研和创新,科室在骨科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同时,科室在教育培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骨科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医疗人才。
山西大二院骨科有哪些专家?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大二院)骨科拥有众多知名专家,以下是一些主要专家的简介:
-
吕智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 专长:创伤骨科、骨病、骨肿瘤和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
-
冯毅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专长:脊柱外科,尤其是脊柱肿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
赵斌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专长: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结核、肿瘤等
-
关海山
- 职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专长:脊柱内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等
-
王东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专长:四肢及骨盆复杂骨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全髋/半髋关节置换等
-
马迅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专长:脊柱外科,尤其是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
-
梁炳生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 专长:神经、肌腱血管修复,骨折不愈合、骨髓炎骨外露等
-
裴连魁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 专长:骨科手外科专业,特别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
-
韩文启
-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 专长:骨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如炎症、结核、肿瘤、关节疾病等
-
刘强
- 职称:主任医师
- 专长: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损伤以及无菌性炎症等病变的诊疗
-
赵波
- 职称:副主任医师
- 专长: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损伤以及无菌性炎症等病变的诊疗
-
白左明
- 职称:副主任医师
- 专长: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损伤以及无菌性炎症等病变的诊疗
-
刘建洲
- 职称:副主任医师
- 专长: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损伤以及无菌性炎症等病变的诊疗
山西大二院骨科的治疗特色和优势有哪些?
山西大二院骨科的治疗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治疗特色
-
亚专业细分:
- 山西大二院骨科设有7个亚专业(创伤、脊柱、关节、骨肿瘤、显微手外、小儿骨科和骨整复)和17个子专业,涵盖了骨科领域的各个方面,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
高精尖技术:
- 科室开展了多项高精尖技术,如脊柱肿瘤TES术、显微保髋、断指再植及拇指再造等227项常规技术和高精尖技术。特别是脊柱肿瘤、脊柱矫形、上颈椎、脊柱微创、骨盆髋臼、肢体矫形、保膝、显微外科等专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个性化治疗:
- 通过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等先进手段,科室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手术治疗。例如,3D打印脊柱及骨盆假体重建术、3D显微镜下脊柱精细化手术等。
-
多学科协作:
- 科室与康复医学科、放射科、麻醉科等紧密协作,优化围手术期管理,特别是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痛苦,提升了术后康复效率。
优势
-
强大的医疗团队:
- 科室拥有400名医、技、护人员,其中骨科医师169人,包括博士后6人,博士46人,硕士67人,高级职称84人。团队中有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三晋英才”。
-
先进的医疗设备:
- 借助“136”兴医工程平台,科室购置了天矶机器人、可视化椎间孔镜手术系统、移动式G型臂X射线成像系统、脊髓监护仪、超声手术系统、全高清关节镜系统及工具、3D手术显微镜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为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提供了保障。
-
科研教学实力:
- 科室在科研教学方面成果显著,曾获得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项。近五年共承担科研课题96项,发表学术论文486余篇,其中SCI收录154篇。
-
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 科室创办了国家核心期刊《实用骨科杂志》,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科室成员在中华医学会等国家级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山西大二院骨科在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有哪些成就?
山西大二院骨科在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成就
-
科研项目与经费:
- 近年来,山西大二院骨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例如,近五年共承担科研课题9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级课题73项,科研经费达1404.3万元。
- 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例如获得国际合作项目一项,经费达82万元。
-
科研成果与奖项:
- 该科室在科研方面获得了多项奖项,包括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10项等。
- 还获得了国家专利23项,其中3项已进行临床成果转化,为患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
学术论文与著作:
- 山西大二院骨科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486余篇,其中SCI收录154篇,中华级90篇,国家级168篇。
- 该科室还主编及参编了多部学术专著,推动了骨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学术交流成就
-
国内外学术会议:
- 山西大二院骨科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例如第二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会议、中华创伤学会骨与关节损伤研讨会、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等。
- 在第十六届COA学术大会上,该科室共投稿276篇,其中大会发言28人,壁报交流104人,展示了其在骨科领域的强大实力。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该科室与国外多家医院及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邀请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现场手术演示。
- 近年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人次,国际间交流互访36人次,增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与合作。
-
学术平台与期刊:
- 山西大二院骨科创办了国家核心期刊《实用骨科杂志》,为骨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 该科室还建立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推动了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等领域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