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和金额主要取决于 就医地政策 和 参保地政策 ,具体如下:
- 药品和治疗项目报销比例 :
-
贵重药品、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70%报销。
-
乙类药品:80%报销。
- 门槛费以上报销比例 :
-
门槛费以上至3000元:88%报销。
-
3000-5000元:90%报销。
-
5000-10000元:92%报销。
-
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内:95%报销。
- 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
-
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全体参保居民均享受普通门诊待遇,按60%的比例报销。
-
门诊大额医疗补助:最高支付限额为5500元,起付标准在职职工为800元,满60周岁不满70周岁退休人员为700元,满70周岁退休人员为600元,报销比例:三级医院55%,二级医院65%,一级医院75%。
- 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
-
住院起付标准:三级医院1700元,二级医院1100元,一级医院800元,退休人员为90%。
-
5.5万元以上至15万元以下的医疗费用:职工和退休人员报销比例都为80%。
-
建国前参加工作老工人在三级、二级医院住院报销95%,在一级医院住院报销97%。
- 异地就医备案报销比例 :
-
参保职工通过具备转诊资格的医疗机构办理转诊备案的,个人负担5%后按照本市同类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未办理转诊备案的,个人负担20%后按照本市同类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
-
参保居民通过具备转诊资格的医疗机构办理转诊备案的,在本市同类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基础上降低5%;未办理转诊备案的,在本市同类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基础上降低15%。
- 其他注意事项 :
-
异地就医执行就医地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
-
医保统筹起付标准、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执行参保地政策。
综上所述,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和金额因具体情况而异,建议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前详细了解当地医保政策,以确保能够充分利用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