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糖高需通过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及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综合管理,核心目标是控制血糖稳定、保障母婴健康。 以下是具体处理方式:
-
饮食调整
采用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麦、燕麦、绿叶蔬菜,避免精制糖和高淀粉食物。少量多餐(每日5-6餐),每餐搭配蛋白质(如鱼、瘦肉)和膳食纤维,水果选择草莓、猕猴桃等低糖类,单次摄入不超过100克。需计算总热量,避免体重过快增长。 -
运动干预
餐后1小时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孕妇瑜伽,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以内。运动需避开空腹时段,若有先兆流产等禁忌症则暂停。 -
血糖监测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目标值为空腹≤5.3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孕中晚期胰岛素抵抗增强,需动态调整监测频率。 -
药物治疗
若饮食运动干预1-2周后血糖未达标,需使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胰岛素不通过胎盘,安全性高。口服药如二甲双胍仅限特定情况(如严重胰岛素抵抗)使用。 -
母胎监护
定期产检评估胎儿发育及胎盘功能,预防并发症(如巨大儿、妊娠高血压)。分娩后多数产妇血糖恢复正常,但需长期关注代谢健康。
总结:妊娠期血糖管理需个体化,结合医学指导与自我监测。产后仍需定期筛查血糖,维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远期糖尿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