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长期吃糯米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引发溃疡穿孔、腹胀腹痛等症状,甚至影响营养吸收。糯米的黏滞特性使其难以被消化酶分解,尤其对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风险更高。
- 加重原有病情:糯米含长纤维和高黏性淀粉,冷食后质地紧密,易刺激胃酸过量分泌。胃溃疡患者可能出现黏膜损伤加剧,严重时导致出血或穿孔。
- 消化功能障碍:支链淀粉结构延缓胃排空,未充分分解的糯米进入肠道后发酵产气,引发腹胀、腹泻,并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 营养吸收受阻: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干扰矿物质(如钙、铁)吸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维生素B1缺乏,加剧虚弱状态。
- 食用建议:若需食用,应趁热细嚼、控制分量(每次≤100克),搭配高纤维蔬菜(如芹菜)或易消化蛋白质,避免油炸或冷食。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需谨慎对待糯米食品,优先选择易消化的主食替代。症状反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