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吃猪骨可能加重病情,主要风险在于高胆固醇、高脂肪摄入以及潜在的钠含量超标,但适量食用并注意烹饪方式可降低危害。
-
高胆固醇与脂肪风险
猪骨汤或骨髓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长期过量摄入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脑卒中等风险。建议选择瘦肉部分,并撇去汤表浮油。 -
钠含量与血压问题
炖煮猪骨常添加大量盐或调味料,可能导致钠摄入超标,引发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患者应控制盐量,或用香草、低钠酱油替代调味。 -
营养与风险的平衡
猪骨富含胶原蛋白、钙等营养素,但需与其他低脂高纤维食物(如蔬菜、全谷物)搭配,并限制每周食用频率(如1-2次),以兼顾健康与需求。
总结:心脑血管患者应谨慎食用猪骨,优先考虑清淡烹饪和适量原则,同时监测血脂血压指标,必要时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