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患者长期适量食用桂皮可能有助于缓解焦虑、改善情绪,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肝损伤或药物相互作用。抗炎抗氧化、调节血糖、潜在药物风险。
-
抗焦虑与情绪调节作用
桂皮中的肉桂醛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能降低体内压力激素水平。临床研究表明,其香气可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大脑边缘系统,短期内改善抑郁情绪。每日摄入1-3克肉桂粉(约1/4茶匙)可能帮助稳定情绪波动。 -
血糖代谢与心理状态关联
桂皮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对伴随代谢综合征的心理健康患者尤其有益。血糖水平稳定可减少情绪暴躁和疲劳感,但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避免与降糖药叠加导致低血糖。 -
肝脏代谢负担警示
长期每日摄入超过6克桂皮可能引发肝酶升高,尤其对服用抗抑郁药(如SSRIs)的患者。香豆素成分在普通桂皮(中国肉桂)中含量较低,但锡兰肉桂需严格控制用量。 -
神经递质干扰风险
桂皮可能抑制单胺氧化酶,与MAOI类抗抑郁药同服易引发血清素综合征。术前两周应停用,避免与抗凝血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出血倾向。
心理健康人群可将桂皮作为膳食补充,但需严格控量并咨询医生,避免与精神类药物同服。出现心悸或消化不适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