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牧咬伤后,需要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和狂犬病暴露分级来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建议,如果伤口被咬破,通常属于II级或III级暴露,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1.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病毒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常见于被咬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后感染。
2. 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一旦发病几乎100%致命,症状包括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
3. 狂犬疫苗的接种方案
- I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需接种3针狂犬疫苗,分别在当天、第7天和第21天或28天接种。
- III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需接种5针狂犬疫苗,并在当天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后续接种程序为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
4. 伤口处理方法
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2%-3%碘伏或75%酒精消毒,并尽快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
5. 提示
如果不确定边牧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或伤口较深,建议按照III级暴露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虽然可怕,但通过及时接种疫苗和伤口处理,可以有效预防。
被边牧咬伤后,若伤口破皮,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伤口,并根据暴露分级接种狂犬疫苗,以保障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