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牧咬伤后若出现肿胀,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外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若肿胀持续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注射狂犬疫苗及破伤风抗毒素。
- 伤口初步处理:咬伤后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降低狂犬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若伤口较深,需挤压周围组织排出污血,避免包扎以保持开放引流。
- 消毒与抗感染:冲洗后使用碘伏、75%酒精或双氧水消毒伤口,外涂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夫西地酸乳膏)抑制细菌繁殖。避免使用人用布洛芬等对宠物有毒性的药物。
- 冷敷与药物辅助:24小时内冷敷可减轻肿胀,24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口服阿莫西林(需遵医嘱)可辅助消炎,但需注意剂量。
- 就医指征:若伤口红肿加剧、渗脓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缝合、注射狂犬疫苗或破伤风针。边牧咬伤可能携带细菌,严重感染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 后续观察:即使伤口轻微,也建议接种狂犬疫苗(暴露后5针程序)。观察10天内狗狗健康状况,若其异常死亡需立即报告疾控中心。
提示:正确处理伤口是关键,但预防更重要。避免在狗狗护食、紧张时接触,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可大幅降低风险。